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落实“九不准” 善待返乡者

2022-06-06 14:16:05    人民网

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各地要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针对性,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现象,坚决做到“九不准”,其中包括: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不准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

每一条“不准”,都深有所指。

这个端午节前后,有一大群旅人陷入困顿——他们经历千辛万苦,踏上返乡的火车、飞机,却在落地前后遭遇难以排解的困境。他们痛苦焦灼,热泪飞迸,却难以打动家乡的拒斥态度。

有的地方,在返乡者报备时直接拒绝,告知“非必要不返乡”;有的地方,因为旅客没有社区接收证明而拒其出站;有的地方不肯与时俱进,坚持自4月以来的严苛戒律,对不得歧视低风险地区人群的三令五申置若罔闻;有的地方,对返乡人员收取高昂到离谱的隔离费用;有的地方,对持有合规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各种齐备手续,也要设置重重障碍,态度冷若冰霜……

其实,类似的“歧视”,两年多以来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各地防疫压力巨大,对疫情外溢风险严防死守可以理解,设立相应的隔离管控也无可厚非。但是,抗疫两年多了,为什么粗放、粗糙的原始管控手段,总是此起彼伏?

一切防疫手段,都必须尊重科学,任何地方都没有简单化、一刀切乃至层层加码的权力。我们要防的是“病毒”,不是返乡的乡亲,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只顾一头,是基层治理的懒政思维,经不起“两难”和“多难”的考验,如何能让百姓安心,让党放心?

返乡人中,不乏工作尚无着落、生活拮据的草根之人。给他们冷眼,向他们收钱,违背党的宗旨和执政之道。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意味着我们要有现代文明的底气和直面“多难”挑战的治理能力的硬气。 ( 李泓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考房”有利有弊,要按需选择
下一篇:铸牢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