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老旧小区改造,钱要花在“刀刃”上

2022-06-02 16:25:16    光明日报

老旧小区改造近年来成为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投入心力的一件大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很多城市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媒体记者最近走访多地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后发现,虽然很多小区的居住环境有所提升,但物业管理及民生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改造过后的老旧小区面临着“管不好”“管理乱”“管理难”等问题。

在我国,老旧小区是一个十分繁复的概念。一座城市只要稍有历史,就会存在各种破旧的小区,它们大都成形于20世纪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之前。“年纪”大的老旧小区,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建起,有的甚至已有百年历史,居住条件已经与今日的现代化生活严重脱节。老旧小区人口密度很大,市政动迁和商业拆迁都成本高昂,但是,老旧小区居民对于提高居住质量的要求又是正当和合理的,理应得到解决。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政府财政投入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选项。但政府部门不可能对改造资金大包大揽,在住房制度改革以后,对于由新建商品房组成的小区,通常是在交付住房时即向业主预收资金或由开发商从业主的购房款中划拨出一部分,作为业主享有所有权的住房的维修基金。这个制度在老旧小区却很难行得通。原因在于,这些老旧小区的业主情况千差万别,比如连排式住房,其中有的单元为公租房,有的单元则通过房改已经成为业主私房,这使得资金征集的标准难以确定。而一些在改革开放初期建起的楼房,其中很多又是由业主工作单位建起后分配给职工的,尽管这些住房在房改后原单位已经退出了管理,但业主仍然将其作为自己在单位得到的福利,这使得向他们征集住房维修基金的实操性变得很差。种种原因的存在,使得老旧小区改造往往受制于资金短缺,很难推进。

要让老旧小区改造收到实效,首先必须明确,老旧小区改造不是政绩工程,而是一项民心工程,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让居民切实享受到老旧小区改造的福利。以上海为例,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一方面固然是积极推进市政动迁,让动迁产生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美化城市的双重效果;但另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方面的历史欠账太多,有的小区短期内动迁无望,居民难以享受到现代化生活。政府部门敏锐地看到了上海的很多老旧小区居民至今仍在使用手提马桶,于是最近几年在有限的条件下帮助居民家装上抽水马桶。一个抽水马桶当然不能代表现代化生活的全部,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拎了一辈子手提马桶的老人来说,当他们在家里用上抽水马桶,几乎就代表了幸福生活的全部。这个政策之所以大受好评,就在于它用不多的钱,帮助居民解决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问题。

当然,改造老旧小区,并不是只要抓一个工程就可以了。对老旧小区的改造,最重要的是要求政府部门能够深入这些老旧小区,真切地了解到居民们的需求,使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老旧小区不同于新建住宅区,居民所面临的居住问题千差万别,但尽管如此,仍然有老旧小区的共性问题存在。如长三角一些城市每到初夏黄梅天,一些老式住房就出现大量的白蚂蚁,给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困扰。白蚂蚁问题依靠居民自己的力量很难得到根治,如果政府部门能够集中科技资源,并投入必要的资金解决这一问题,或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对于提高居民在老旧小区居住的幸福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周俊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线上音乐会火爆不只为怀旧
下一篇:人民日报整版阐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