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减少学生溺水事故,要把建设乡村游泳池提上议程

2022-06-01 16:27:33    光明网

5月29日下午,湖北荆州江陵县实验中学5名中学生游泳时被水流冲走后失踪。30日,江陵县委宣传部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截至10时,现场共投入9支救援队伍、10艘救援艇和112名专业救援人员,暂未发现失踪人员行踪。

每年夏天都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溺水已成为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如去年7月,3天内发生三起学生溺水事故,造成16人死亡。对于学生溺水事故,教育部门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舆论也反复呼吁要通过强化安全管理与家长的监护责任,给学生正确的应急避险知识来减少溺水事故,但总体看来,效果甚微。

要从根本上减少学生溺水事故,应该结合青少年喜欢玩水的天性,在乡村地区修建标准游泳池,免费或低费(维持基本管理维护成本)向青少年开放,让他们有安全的游泳去处。应把每个乡村建设一座游泳池作为乡村建设的实事工程,不但给孩子们提供游泳的地方,也可依托游泳池,把游泳作为学校体育的必修课,让学生学会游泳,在掌握游泳技能的同时锻炼身体。

其实早在2017年,我国就有省份如海南,通过政府买单推出中小学游泳教学。将游泳纳入中小学课程,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此举补上学生不会游泳的短板,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这一做法也引发争议。反对者认为,有些地方没有学游泳的条件,让学生必修游泳课可能会增加乡村儿童的负担;另外,学会游泳并不会真正减少溺水事故,有的学生就以自己会游泳为由到野河道游泳,结果发生事故。

争议指向乡村地区缺少开展游泳教学的设施、条件。如果乡村地区有游泳池,则既能解决游泳教学场地问题,也为学生日常游泳提供了场所。对此,我国已有部分乡村开始行动起来。据报道,去年入夏以来,在湖南省新田县三井镇七贤山村,村民自发筹集资金修建的露天游泳池,成了孩子们的水上乐园。游泳池选址在一段地势平缓的河道里,面积约200平方米,深度约90厘米,池底硬化,并配套安装了路灯、雨棚和简易更衣室。游泳池的出现,让孩子不再趁家长(监护人)不注意,跑到野河道游泳,这有效地降低了溺水事故的几率。

要保障孩子的安全,不能局限于对其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更需要的是建好乡村游泳池,进行有力疏导。这并不需要特别大的经费投入,却可以起到多重功能,希望各地政府能引起重视,将其作为加强乡村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重要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设并用好乡村游泳池。(熊丙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踏海报被指“擦边”,低俗营销何时休
下一篇:近视不可治愈,儿童近视治疗为何还有市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