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限制过度包装让粽子回归本意

2022-05-30 11:11:45    光明日报

为让月饼、粽子包装“瘦身”和“轻装上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实施日期为2022年8月15日。根据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粽子、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能超过3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

粽子、月饼的过度包装现象,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此前媒体报道,一些月饼礼盒包装豪华,一小块月饼包装能有6层。这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令“天价月饼”现象不时出现,还造成了不可小视的资源浪费。统计显示,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而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

去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并为企业和市场设置了两年过渡期,规定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次相关部门对国家标准进行修改,进一步细化了相关要求,并将实施日期提前了差不多一年,体现了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现象的紧迫性。

从环保角度来讲,遏制商品包装过度化现象是世界潮流,很多国家早已有行动。我国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也明确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避免过度包装。环保之外,遏制商品的过度包装、豪华包装风气,在我们的现实语境下,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谈起过度包装现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粽子、月饼、茶叶等商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均属于日常生活中的“送礼佳品”。在人情文化、面子文化的影响下,这类商品往往是过度包装的“重灾区”。在很多人的消费观念中,送礼的东西,一旦显得简约、朴素,似乎就有点拿不出手。所以,一些商家也乐于在这方面挖空心思去迎合这种观念。在商家的逐利冲动和社会消费观念的相互强化下,过度包装、豪华包装现象,就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强制标准的方式,从源头来遏制这种风气,有着相当的社会必要性。

礼尚往来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我们不必将其妖魔化。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本就有“礼轻情意重”的美好寓意。那些被豪华包装的动辄数百元、数千元的月饼、粽子礼盒,往往变成了“吃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吃”,已经偏离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轨道,扭曲了其原本承载的节日和人情内涵,不仅加重了人情负担,甚至成为腐败的工具。在此意义上,遏制过度包装,实际也有助于让月饼、粽子等节日礼品,回归它的本意,让人情往来返璞归真。

当然,强制标准只是给相关商品的包装提供了一种最基本的指引,它不是为了限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性。相反,在明确标准后,企业大可开创新的包装风格,比如回归简约、自然风,降低包装成本,不仅可以提高商品的“性价比”,拉近与更多消费者的距离,也有助于推动消费观念的革新。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的质量、口味上来,而不是侧重于在包装上的“炫技”。

作者:朱昌俊(媒体评论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
下一篇:汇聚稳增长的强大合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