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体育产业 创新为先

2022-05-28 00:06:11    人民日报

健身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将有力拉动体育产业创新,更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也将促进全民健身打开新局面

今年4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促进新型消费”。近来,很多健身者因居家而加入“云健身”的队伍,沉浸式、体验式的消费新场景,带动了相关体育用品销量增长。有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重点电商平台居家健身器材销售增长20%以上。

全民健身热起来,带动体育用品销售火起来,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带来新课题:面对越发庞大的健身人群,如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面对快速成长的消费市场,从何处发力方能占据先机?

据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数据,2020年,7岁及以上居民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37.2%,比2014年增加3.3个百分点。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居民参与程度不断提高,锻炼方式越发细分。反映在体育消费市场,广大健身者都是潜在消费者,新兴项目总会催生新型消费。飞盘运动近年来越发受到年轻人群青睐,今年还作为“时尚运动类项目”列入“新课标”,带动了相应的场地和教练需求;毽子操近来通过短视频平台实现“破圈”,带动瑜伽垫、跳操袜等产品销量上涨。

新型消费意味着新人群、新需求,商家也要采用新营销、新供给,才能把握新风口。在如今的健身圈里,产品品质、消费体验越发受到重视:运动服饰要透气吸汗,也要款式美观;球鞋球拍要专业性强,还要科技感足……对此,有专家认为,商家要进一步顺应消费形态的发展,在供给侧积极进行创新,提供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产品和服务。据报道,在体育用品制造业重镇福建晋江,已有运动品牌厂商反应迅速,或开始研发新材料,为产品增添新功能,或改进生产线,走上智能化之路。

全民健身热潮翻涌,体育产业当“趁热打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可以想见,健身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将有力拉动体育产业创新,更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也将促进全民健身打开新局面。(史 哲)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扎实办好民生事
下一篇:让法治助力家庭教育责任落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