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彻查“注水油”,让民众安心

2022-05-23 20:45:17    光明网

据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报道,近日,陕西汉中一加油站20多辆车疑加注水油后半路熄火、抛锚,引发关注。5月21日,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涉事加油站的汽油样品水分占到油品的88%。目前,涉事加油站因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已被当地警方立案侦查,加油站相关人员被控制。

终端销售的成品油居然变成“注水油”,令人惊讶。据涉事加油站回复称,“因加油站值班人员工作疏忽液位仪已损坏,看不到油罐里面油加完,把多年积液给加出去,给多辆车辆造成损坏。”而根据当地相关部门初步调查,车辆出现抛锚情况主要是因为前期雨水较大,储油罐密封失效,导致雨水倒灌进入了储油罐。一会儿是油罐“多年积液”,一会儿是储油罐进水,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理应有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绝不能糊里糊涂、蒙混过关。

先说油品来源问题。加油站经营者表示,加油站的汽油全部来自延长石油,而据延长石油表示,4月21日当天出库了243吨油,只有涉事加油站的4号油管出现了问题,其他加油站都没有出现问题,这表明,问题或许只与加油站有关。

这也涉及到另外的疑问,即涉事加油站还有没有其他的进油渠道?这些渠道进来的油品质量是不是可靠?查清这些问题并不复杂,调一下出入库的单据,或者查一下相关时间段的监控视频,总是可以查清楚的。有报道说,加油站工作人员故意删除了相关监控视频,那么,这一行为就更具有指向意义了。为什么会删视频?想遮掩的内容又是什么?其所试图隐瞒的,就是应该调查的。

再说储油罐有水的问题。不管加油站自称油罐里有“多年积液”,还是相关部门说油罐因降雨发生渗漏,都不是小事,都有必要认真查一查这个油罐里到底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从当地相关部门的说法看,当地对加油站的监管很不专业,目前的状况是加油站说什么,监管部门就“初步调查”一下,这显然是对驾驶人员和路上其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对于成品油的监管,相关规定很明确,必须抓好落实、尽职尽责。

近年来,多地发生加油站出售油品注水的事件,严重影响到这一行业的发展。甚至有一些大品牌的连锁加油站,也出现加注注水油导致车辆趴窝的现象,实属不该。2015年,媒体就报道了一起“油老板”以次充好,运送“注水柴油”被查的案例,在8个多月时间里,“油老板”张某向浙江某钢铁公司售出20多吨“注水柴油”,后以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彻查才能严管,严管才能规范。这不仅关系到民众的汽车会不会被损坏,也关系到成品油市场的健康有序。(龙之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不是“多少”的事
下一篇:地方人才补贴政策排除“非全”,合理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