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考研“保过”,不管真假都要严打

2022-05-20 21:10:29    光明网

日前,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正式关闭,这也意味着今年的考研大战尘埃落定。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同比增长23%,达到457万人,最终能够上岸的人不过100来万,四分之三的考生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重新作出选择。而对于一部分考生来说,他们不仅失去了读研的机会,而且还陷入各种考研机构精心营造的骗局之中,损失了钱财,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十几万。

近年来,一批利用研究生考试中考生信息盲点和焦虑的心理,打着“调剂保录”名号的机构应运而生。这些调剂培训机构以“内部信息”为诱饵,以“保过”为承诺,牢牢拿捏考生的七寸,一路牵制考生走完这最后一公里。市面上的考研调剂服务五花八门,从几百元的调剂信息整理,到几千元的调剂一对一择校指导,再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保过”,应有尽有。最后,一些“入坑”的考生发现不但无学可上,还面临退款难、维权难的境遇。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考研”的投诉有5167个匹配结果,关于“保过退费”的投诉一共1676个。

在考研报考人数迅猛增长,复试分数线水涨船高的当下,考生的焦虑、焦急完全可以理解。院校调剂给失利的考生一个机会,能否抓住这个机会,相当关键。各个院校每年的调剂时间、名额和标准都不确定,这就导致不同考生之间存在着信息差。抓住这个机会,不仅是对考生成绩和水平的考验,同样是对考生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的考验,甚至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后者的能力更显重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类考研服务项目应运而生,让一批又一批病急乱投医的考生跳入坑里。

但实际上,各种以“暗箱操作”“内部信息”为诱饵的保过服务,不管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大多是一种障眼法、安慰剂。考生只要用心搜集、整理相关院校公开的调剂信息,按照流程参与复试、进行调剂,只要成绩达到要求就有机会被录取。而所谓的“内部消息”“暗箱操作”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发挥作用,考研培训赌的就是一个概率。而且,如果背后真有培训机构或个人利用非正当的行贿手段去做了相关的“内部疏通”工作,那这也属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一旦发现和查实,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随着考研热不断升温,一些考试培训机构打着所谓“保录包过”等旗号进行“助考”活动更加频繁,入坑的考生越来越多。考生一味相信这些“保过”承诺,把命运的选择权交给这些唯利是图的机构,不仅可能损失钱财,陷入维权难困境,而且可能错过录取机会,得不偿失。

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国家选拔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考试,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暗箱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考生一方面不要低估了国家重要考试选拔制度的刚性,另一方面也要坚持诚信底线,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坚持走正道,通过正规合法途径和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考研梦,而不是试图通过歪门邪道去实现目标。否则,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以“保过”承诺吸引考生,背后可能涉及多项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保过”承诺为假,那么涉及虚假宣传、诈骗,如果暗箱操作为真,那就涉及行贿受贿,是典型的涉考违法犯罪。不管真假,都要求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加大对相关平台和相关机构的打击力度,维护研究生招考的严肃性,守住考试公平底线,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李一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带有人们的期许
下一篇:招190人要176个研究生,基层招聘切勿盲目跟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