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刻苦学习、锐意创新

——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

2022-05-17 10:02:39    人民日报

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广大青年才能当好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青年要成长成才,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

 

走进北京李大钊故居,感悟“紧跟着中国共产党打破一个旧世界”;回顾新中国建设历程,决心“把青春献给祖国”;感受改革开放生动实践,像前辈那样“争做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见证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誓言“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共青团中央推出的“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每周吸引超过5000万人次团员青年参加。广大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正以刻苦学习汲取智慧、以传承创新勇攀高峰,努力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的广大共青团员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殷殷嘱托,为新时代的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努力方向。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在工作岗位上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才能让青春在为党和国家事业不懈奋斗中绽放光彩,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勉励青年“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号召青年“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鼓舞青年“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每每与青年人谈心谈话,习近平总书记都勉励青年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学习阶段把基石打深、打牢,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向科学进军过程中,青年科学家矢志奉献才智和青春,“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才俊敢闯敢干、勇立潮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过程中,年轻的大国工匠在学习琢磨中“让技艺巧到极致”……刻苦学习、锐意创新,是广大青年改变自身命运、实现人生理想的根本途径。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广大青年才能当好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青年要成长成才,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当年,我在梁家河插队,实际上就是在上社会大学,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那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从哪里最苦最累就出现在哪里的张思德,到团结妇女群众一道参加生产建设的梁军,从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的樊锦诗,到和队友一起勇夺北京冬奥会金牌的武大靖,一代代青年扎根岗位、追求卓越,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华,成就了充实人生。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广大青年要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百舸争流千帆竞,波涛在后岸在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厚积知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当代青年一定能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下一篇:勇于善于攻坚克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