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低龄正畸、打针助长:焦虑贩卖何以屡试不爽

2022-05-11 23:30:19    光明网

近几年,正畸市场火热,正畸也正在成为一门好生意。在这股整牙热潮中,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商家眼光“向下”瞄上了低龄儿童口腔市场。在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儿童口腔连锁诊所随处可见,在那里低龄矫治蔚然成风,甚至建议一岁半的儿童佩戴牙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审美也开始“武装”到牙齿。过去,或许不少人都听过类似于“牙齿出卖你的社会阶层”的谚语或故事,现在,我们也有了适配这句话的现实场景。给孩子留一口美观的牙齿,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问题是,是否真有必要在如此低龄就开始矫治?即便不是专业人士,单从生活常识似也不难作出判断。

不甚准确地说,和生长激素一样,面向孩子的牙齿矫治也正在变成一门焦虑生意。此前,不少媒体报道,为让孩子“鹤立鸡群”或避免“低人一等”,不少追高心切的家长选择为孩子注射生长激素,采取非常手段进行干预。尽管风险预警与质疑不断,但家长对“助长”这件事的追捧依旧不减,身高生意依旧火热。追问“谁在贩卖焦虑”当然重要。同样重要的问题是,如此贩卖何以屡试不爽?

随着市场化等社会转型的推进,在精细化育儿已较为普遍的当下,父母更多作为孩子“投资者”“经纪人”的身份出现。在这种逻辑下,孩子的成长乃至教育成败被视为“投资人”“经纪人”的最直观“业绩”。传统成功叙事的影响,让人们往往忽视社会结构性因素,而将孩子的成败直接归因为家长的选择与“经营”能力。

上一代的养育经验部分失效,而所谓新一代密集养育尚无可供参照的定型“剧本”,这一代家长们在言必称“素质”和“科学”的指南中寻找答案。养育不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成为需要不断进行认知劳动的闯关游戏。而在消费主义的强力渗透下,购买商品化的知识和服务就成为当代父母履行抚养责任的大概率也是下意识的选择。在父母的潜意识里,这被视作高效而科学的选择。

于是,父母生怕错过孩子每一个生长发育的所谓“黄金期”,生怕耽搁大大小小各项生长曲线的延展,生怕遗漏什么科学理论及工具用以指导孩子的成长……低龄牙齿矫治、打针助长,不过是这无数个“生怕错过”中的一两个而已。如此养育,父母的焦虑或许得到了部分的纾解,但客观上,孩子的生活也因此受到父母更加严密的控制——好听一点的说法是“规划”。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承认,在这种“规划”中,包括牙齿美观度在内的颜值和身高,不再只是一个生理指标,更是一种竞争力。

身高焦虑也好、容貌焦虑也罢,其实更多的来自父母自身,而不是孩子。长期的社会观察与体验塑造了父母的这种选择偏好。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和不确定的未来,这种选择偏好被作为确定的养育胜利模式的一部分。将学习、身体发育等成长指标化、精确量化也是基于这种“确定”的考量。各种科学话语、专家话语包装下的养育商品和服务,瞄准的也同样是这种“确定”。如此说来,低龄牙齿矫治、生长激素助长等等,其实根本上都是贩卖“确定”的生意。

但一如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本身,唯一确定应该就是不确定这件事。放下对“确定”的执念,退出关于“确定”的无谓竞争,打破“完美小孩”的幻象,焦虑生意或自远离你。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最是精神传久远
下一篇:毁麦开工、青贮小麦?须确保粮食安全成熟颗粒归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