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抢人”不如吸引人

2022-05-10 11:23:22    光明日报

一边求贤,一边轻诺,很多城市的“抢人大战”草草收尾——

据媒体报道,国内有一些地方出现了难以按时兑现人才引进承诺的问题。譬如,某县中学教师表示,受当地人才政策吸引,自己2020年毕业后即入校工作,但当初答应的每月生活补贴,刚刚才到位。也有某市被引进的人才在网上留言,表示其按照政策规定可以享受的购房补贴已经拖欠数月,相关部门的回应也与前例类似,指补贴拖欠源自经费调剂延迟,待经费到位后发放。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诚如网友所言,承诺过又食言,受伤的不仅仅是这些人才,还有当地的发展潜力。

各地对于人才引进的重视,始自我国力促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之时。数年前,一、二线城市打响了“抢人大战”第一枪,很快就蔓延至全国各地,乃至下沉到诸多县级城市。随着人才待遇政策的不断加码,大城市基于市场化程度较高、政府服务功能较为完善、区位优势突出、医疗教育资源丰富等优势,对于人才聚集的能力远远超过中小城市,为了吸引人才,这些中小城市出台了一系列更具竞争力的政策。而今,对当初政策的兑现能力,在疫情防控和经济转型的影响下,正成为这些地区新的考验。

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归根结底也是来自人口、人才的聚集。在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的障碍越来越小、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日渐提高,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始终存在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倘若中小城市继续通过政策攀比来“抢人”,显然是把自己置于恶性竞争的不利境地,结果也只能图一时之爽快、陷后人于尴尬。以长远角度和城市自身角度来看,积极修炼内功、打破发展路径依赖,通过打造更加友好的营商环境和特色产业来聚集人口、促进经济增长,显然是更好的选择。一个是科技人才、一个是管理人才,如果能更加高效率、市场化地与当地资源、政策相结合,其所迸发出的生机活力与十足后劲将难以估量。

考察新闻报道中这些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譬如生活补贴、子女教育、购房补贴等等,大多还是着眼于赋予人才“额外权利”,考察指标则总是暗暗锚定房市冷热等内容。这带来的问题就是,虽然“抢人大战”无意中打破了很多过往看似坚硬的桎梏,但人才引进政策的成本要让公共财政来支撑、引进政策出现的风险要政府公信力来买单,如何推进“下半场”,面临公平性和规范性的拷问。上述利益博弈同样需要制度来规范,也同样是构建当地公平、公正、透明的良好营商环境逃不掉的一环。

想来,对各地而言,“抢人大战”已由热转冷,但输赢未定。无论是哪里,只有坚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最大限度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成为人才高地。毕竟,人不是抢来的,是吸引来的。

(赵明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花钱戒手机”背后的真问题
下一篇:当“居家办公”碰上“线上授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