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儿童食品不该是商家打的“概念牌”

2022-04-20 10:38:53    光明网

儿童酱油、儿童面条、儿童水饺……近年来,市面上各种儿童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同款品牌只要沾上“儿童”两个字,价格就要比普通商品贵出一大截,有的甚至要贵好几倍。但也有家长心生犹疑,花高价买的儿童食品,真的能更贴合自家孩子的成长需求吗?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儿童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对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需求更丰富更全面,同时对食品添加剂的排解能力相对较差,这决定了他们对食品的需求与成年人不完全相同。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构建一套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发育特征的儿童食品标准,有助于更好呵护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帮助他们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这也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

然而,当前市面上流行的儿童食品,却未必具有上述功能。正如有专家指出,当前市场上流行的“儿童食品”,并非食品分类,而是针对儿童营销的食品。其行情火爆的背后,是儿童市场的溢价高和好挣钱。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儿童食品市场背后,是商家精心设计的概念营销。所谓的“儿童食品”,只是以企业标准作为产品标准的普通商品,是否真正具备儿童身体成长发育所需营养,还得打个大问号。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食品的行业标准缺失,让这一细分市场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过去,还有许多虽然没有打着“儿童食品”旗号、但实际上以儿童为主要销售对象的商品,例如“高油、高糖、高钠”的辣条,许多都出自卫生条件一般的小作坊。这些所谓的“五毛商品”,在广大农村地区流行,对我国儿童健康成长带来危害。近几年随着相关治理的深入,这些探触儿童食品市场下限的商家难以为继,而那些走高端化路线的商家仍没有受到应有的监管和约束。儿童食品的行业标准缺失,使许多食品企业想开发儿童食品市场,在这个高溢价、高利润的行当里分一杯羹。

让儿童食品“名副其实”,关键是要标准先行。2020年6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等联合发布了一份《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其对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儿童零食的专门标准,不过,这个标准属于行业协会出台的指导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对商家的约束作用比较有限。

从长远看,儿童食品行业必须走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路径。不妨效法婴幼儿奶粉标段的设计,根据青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和身体特征,划定不同类型儿童食品的标准,符合相应标准方能打上“儿童食品”的标志,让“儿童食品”不再成为商家想打就打的“概念牌”。

当然,在相关监管措施落实到位之前,作为消费者的家长,还是应对所谓的“儿童食品”保持审慎态度。与其花费高昂成本,追求商家包装出来的安全感,不如主动学点营养学知识,让孩子吃得健康、绿色、安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是时候让知网感受来自市场淘汰的力量
下一篇: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