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

2022-04-18 11:05:21    人民日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为我们进一步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与病毒赛跑,方向正确、跑得越快,就越能掌握战“疫”的主动权。“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发现一起就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我们顶住了一轮又一轮疫情的冲击,快速有效处置数十起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事实充分证明,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正是我国控制疫情的有效法宝;“动态清零”体现的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

“动态清零”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是我们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必然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医疗技术全球领先,但却因采取所谓“群体免疫”“自然免疫”的消极应对处置方式,导致感染和病亡人数居高不下。有的国家宣布“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以来,住院人数和死亡病例激增,感染人数持续保持高位。我国拥有特殊的人口国情,这就决定了积极应对疫情、实现“动态清零”十分必要。必须清醒认识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绝不是“大号流感”,其危害性决不能低估。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存在差异,疫苗接种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加上老年人口基数大,如不及时从严防控,势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风险加大,最终将形成规模性反弹,后果不堪设想!

确定抗击疫情最佳方案,关键在于如何用更小成本在更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良好的防控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国坚持“动态清零”,为的是尽一切努力来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一切可能有效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实现“动态清零”,对疫情严重的地方采取封控、管控等措施,势必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但只要快速控制住疫情,就可以也能够换取更长时间的正常生产生活和更大范围甚至全国的正常生产生活。可以说,“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我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坚决果断采取有力防控措施、力争在短时间内做到“动态清零”,依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目前我国新增本土感染者数量仍处于高位,部分地区社区疫情传播仍未阻断,波及影响范围依然很大,防控正处于关键紧要时期。疫情形势越是严峻,越要保持战略定力,越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看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比例高等特点,更容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如果错失抗疫的最佳时机,导致疫情传播面扩大,付出的代价会更高,对经济社会和人民健康造成的损失会更大。只有做到“动态清零”,才能消除疫情隐患,避免大规模人群感染可能造成的医疗资源挤兑,预防老人、有基础疾病者等可能出现的死亡。只有快字当头,以快制快,加紧推进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才能快速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保持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当此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和胶着状态,尤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发扬苦干实干、连续作战的精神,以更坚决更果断的措施,在与病毒赛跑中赢得主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团结一心,将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我们完全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一定能尽快打赢抗击疫情这场大仗硬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美国历史上的“丑陋主线”
下一篇:金融“输血”之余,还要实体“祛淤”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