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别让机构钻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空子

2022-04-14 10:38:21    人民网

“职业前景非常广阔”“未来五年的‘金饭碗’”“时薪上千元年薪数十万”……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对家庭教育指导师关注与需求的增长,引起指导师资格证的考证热。然而,媒体曝光:“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报考资格要求,却能以“内部渠道学籍补录”运作为报考的“零门槛”;以几节录播视频和临考前一份“都是题目”的文件,让90%以上的学员“保过”,甚至一些培训机构迂回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诱导人们产生本不需要的考证需求,等等。让人不禁要问:这样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靠谱吗?

近年来,全社会对家庭教育愈加重视。《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1月1日起的施行,更让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青少年抑郁比率提高、犯罪低龄化现象,传统家庭教育观念面临重塑等问题,确实让不少家庭对家庭教育指导产生需求。《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更让不少培训机构盯上了这块“大蛋糕”。据悉,各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纷纷拓展了这项业务,培训通常以“线上教学”方式进行,费用在2000-4000元间不等。

新业态新需求也催生了职业资格认定的需求如雨后春笋般增长。这既为职业人才成长提供了空间,为新兴行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也为保护就业创业活力提供了土壤,本是一件好事。然而,不少培训机构趁机浑水摸鱼,为牟暴利撒下不实营销、欺瞒欺骗的网,搅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不难发现,这些培训机构的敛财套路并不复杂:先以“职业前景广阔”“时薪上千”为诱饵“拉客”,再通过“学籍补录”的特别手段让报考成为“零门槛”,以最大限度增加“客源”,以一套视频课文件包代替组织真正的培训和授课,让培训成本近乎为零,最后以“押题神准”的考前“文件”让学员们“顺利毕业”。一套操作下来,培训机构们自是挣得盆满钵满,向市场输送的学员们,却大多只会背考题。试想,这样的指导员们奔赴一个个家庭,面对棘手到需要付费求援的家庭难题,如何能给出令人满意、切实解决问题的指导?只凭一纸证书是无法填补市场需求、应对市场挑战的,从业者职业发展受挫,也意味着行业发展只会危机重重、不可持续。

“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家庭教育促进法》如是表述。帮助其他人、其他家庭做好“立德树人”,向社会、向各家庭输送指导员的培训机构、培训老师们,在品德、业务上,必须首先要立得住。无论是“通过内部渠道进行学籍补录”的剑走偏锋,还是“现在国家出台法律了,如果赶不上这批,下批只能从初级进行报考”的危言耸听;无论是“只要将‘密卷’背会,考试‘包过’”的肆无忌惮,还是“考了证就有很多家庭等着去指导,能挣很多钱”的信口雌黄,都让我们质疑,这样的培训和培训机构,如何培训出帮助家庭“立德树人”的指导师?有教育专家曾表示,家庭教育指导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兼具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础和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经验,不可能仅靠几日培训就完成。可见,只想一心捞快钱的培训机构,不仅跑偏了行业发展的本来路径,更可能孕化出“一条龙考证”的黑色产业链。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对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进行专项治理。是否虚假或夸大宣传、不培训或培训走过场直接发证、违规培训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均包含在内。未来,一方面,保持对有关培训机构的严监管、对培训乱象的严打击,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促进法》所涉及的相关部门,也需细化家庭教育指导领域的考核标准、执行规范、行业准则等,让“正规军”可以通过系统培训和严谨考核,以真才实学满足家庭需要、市场需求。( 丁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畅通全国大循环力行简政之道
下一篇:攒钱不如攒金豆?别盲目跟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