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精准发力赋能先进制造业

2022-04-08 11:39:08    人民日报

湖南湘江新区是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一直以来将先进制造业放在突出位置。当前,湘江新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60家,实现产值4421亿元;上市企业45家,占长沙市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7.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85%。“十四五”期间,湘江新区将做强支柱性先进制造业集群,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精准施策、精细治理的思路为先进制造业赋能。

研发端精确发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岳麓山下汇聚了20多所高校院所、57个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40余名两院院士、10余万名科研人员、3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这是湘江新区谋划创新发展的宝藏。近年来,湘江新区实施以工程机械领域“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的科技研发招标揭榜制,加速“三智一芯片”领域创新突破,推动制造业加快升级;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在国家级新区中保持领跑态势,不断释放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示范基地的带动效应。进一步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健全“产学研金用”联动转化体系,从而有力助推更多科创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生产力。

孵化端精心搭建,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紧密围绕岳麓山大科城,加快建设湘江科创基地(一期)、中南大学科技转化基地、湖南大学创新转化基地等科创基地;用活用好国家(长沙)超算中心、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等700余个重大创新平台;谋划布局智造谷、锂电谷、基因谷、数字谷、科创谷等创新载体,打造湘江西岸科创走廊……通过加快重大科创平台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创新资源集聚,形成合力,为持续积蓄创新动能提供重要支撑。

转化端细化路径,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必须精准筛选科技成果、精准识别企业需求、精准提供要素保障。湘江新区充分发挥经济功能区优势,建设专利大数据平台,引入知识产权法庭,引导高校、企业更快掌握行业政策、找准研发方向、提升技术研发水平。目前,湘江新区拥有3个国家级园区、2个省级园区,为科创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依托湖南金融中心、湘江基金小镇进行“金融活水”灌溉,设立子基金39只,累计完成返投新区项目87个,返投金额达37.4亿元。从政策支持到优化环境,再到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鼓励相关单位、机构打通成果转化难点,以一流的创新生态涵养高效的科创转化,更好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

当前,湘江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实施强省会战略,永葆“闯”的精神,保持“创”的劲头,强化“干”的作风,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中勇挑重担,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高地中大展作为,朝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谭 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下一篇:在奋斗中收获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