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103岁老人常年资助困难学生 银发爱心更显人间值得

2022-04-08 11:25:21    钱江晚报

近日,杭州103岁的“爱心老奶奶”资助困难学生的善举刷屏了。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方爱兰老人今年103岁,住在杭州半山的一家康复机构里。身体挺硬朗,每天还坚持读书看报。老人终生未嫁,无儿无女,对自己有近乎苦行僧的节俭,弟妹们寄来的钱她都攒起来,多次资助寒门学子,累计306000元。

最近,她委托自己的学生资助岳阳市第十二中学6名困难学生:从初一开始,每个月500元生活费,一直到初中结束,算下来一共需要108000元。

每一次爱心人士资助困难学生的事情传出,都令人感动,“爱心老奶奶”的善举,其意义更为深远。就资助的数额而言,30万并不算多,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捐助,一直持续到百岁高龄依然在继续,这样一份坚持便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更何况,从经济条件角度考量,方奶奶似乎并不具备献爱心的“资本”。退休42年到现在退休金还是4000多元一个月,支付养老院的费用后剩下的就不多了。她从来不买营养品,弟妹们寄给她的钱,她总是舍不得花,一点点把钱积攒起来。但对有困难的人,老人却非常大方,从不吝啬。

可以说,总计30余万的资助金额是老人省吃俭用一分一厘积起来的“巨款”。这种倾其所有式的资助,比起那些几百万几千万的捐助,毫不逊色。普通人做的这种不普通的资助,最能触动人心,令人深受教育——个体的能力有大小,但并不妨碍积德行善,如果每个人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举,这个社会就会处处涌动爱的潮流。

“器官捐献是废物利用,又是爱国的表现,如果老年枯骨同样能达到此目的,我诚愿死后履行器官捐献。”方奶奶捐献遗体同样令人深受震撼。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遗体捐献存在抵触情绪,尤其是老人家,更往往执着于“入土为安”,百岁老人捐献遗体实属罕见。据浙江省红十字会资料显示,浙江省已经捐献遗体的最高龄老人是102岁,方奶奶将打破这项可敬的“浙江纪录”。

一位无儿无女的老奶奶,不仅尽其所能地资助困难学子,还把自己的遗体一并捐献了,可谓做到了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至高境界。面对这样一位大爱大善的老人,敬佩之余,更值得引发所有人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物质条件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但很多人的幸福感并没有成正比提升。

在物欲的蒙蔽下,不少人热衷于追逐名利,甚至常常为一些蝇头小利的得失而纠结不已。一位期颐老人的言行,能否令迷失了自我的人少一分功利,多一点清醒?

“我的钱如何归宿,不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敬的老人给我们展现了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些大爱大善之人,让温暖直抵更多人心,洗涤着我们的内心世界,净化着我们的灵魂。

祝愿方奶奶吉祥安康。(胡欣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每次比赛都是新开始
下一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