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表示,将持续改进工作,完善措施,更及时地响应和妥善解决特殊人群的急难需求。儿童临时监护问题令人揪心,要保障有人关心有人照顾。
“揪心”,这个词用得实在。疫情吃劲的复杂严峻日子里,小朋友有没有得到妥善的照顾不仅牵涉到很多家庭,也是所有市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其原因是众所周知的。
一般来说,大多数家庭对于因疫情而必须居家的儿童,总会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让人“揪心”的往往是居家儿童临时无人照料的情况下,谁来协助尽快确定合适的照料人并安排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据发布会介绍,对于无法在家中被照料的未成年人,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各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街镇未保工作站等场所可以安排专门人员,提供兜底性的临时照料,保障孩子有人管、有人关心、有人照顾。
兜底性解决,是一个硬指标,硬任务,它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和办法。“揪心”,是一种情感;兜底性解决问题,更要用心。一旦大人被感染转运治疗、或者疫情封控管理无法回家,造成未成年子女无人照料的情况,就需要儿童所在街镇的“儿童督导员”和所在居村的“儿童主任”迅速响应,以保障孩子的身心安全为第一原则,快速开展应急处置和帮扶服务。
看来,要解决问题,还是离不开基层的努力。这对于基层工作人员无疑又是一个考验和挑战。
平心而论,疫情当下,街镇社区干部没有一个人是空闲的。很多基层社区人员已经连续多个日夜奋战在防疫一线,他们的辛苦付出让广大市民看了心疼。在这个过程中,有谁家的儿童需要社区负责落实派人特殊照料,确实面临着新的压力。因为照料儿童不只是一个能够用“加班加点”来完成的事。它要特别用心,且特别操心。
可以相信,街镇社区对于“因疫情可能导致的儿童临时监护”的问题,同样是揪心的。他们面临的难处可能是“人手不够”,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怎么办?首先,儿童所在的街镇社区作为直接责任方,应义不容辞地把揪心事接下来,不推诿,再苦再累也不能丢下揪心事不管。
其次,如果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照料人,儿童所在区和街镇应第一时间落实属地责任,在家长同意的前提下,指派专人临时照料,比如,可以动员志愿者和社会热心人暂时“认领”有关儿童。
不过,兜底的担子也不能只是压在社区一方,邻里之间如果有条件也不妨伸出援手。“四方责任”都应各尽其职,要协调相关方面共同来兜底,确保每一名孩子处于有效监护的状态。
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妨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各方齐心合力,一起寻求解决揪心的儿童临时监护问题的良策。(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