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不能允许冷战思维在亚洲地区回潮

2022-04-06 09:45:40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美国五角大楼向国会提交2022年度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描述为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把俄罗斯视作“严重威胁”,字里行间无不显露出浓重的冷战思维。

事实上,尽管冷战已结束30余年,但美国某些政客的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尤其是10余年来,美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地位,抱持冷战思维不放,不断制造假想敌、挑动集团对抗,其历届政府苦心打造并着力推进的亚太战略便是有力例证——从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和“亚太再平衡”战略,到特朗普政府制定“印太战略”,再到拜登政府进一步充实、强化“印太战略”并重启“价值观外交”,美国从未放弃在亚太地区掀起大国地缘政治竞争进而从中获利的野心。

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再次将目光瞄向亚洲。拉拢日韩等东亚盟友加码对俄制裁,施压印度、土耳其、东盟等“选边站队”,要求卡塔尔对俄油气产业实施惩罚……美国用尽各种手段,试图以冷战思维裹挟原本远离欧洲战场的亚洲国家,逼迫其加入美国与西方盟友的“反俄阵线”。近日,在美国总统拜登批评印度“不牢靠”后,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鼓动印度和其他“民主国家”共同反对中国和俄罗斯。同时,美国刻意渲染近期与菲律宾联合军演的规模之大,通过挑动有争议性的话题来“拱火”亚太地区局势。不难看出,美国在亚洲的种种举动透着“新冷战”的寒光,暗藏着加剧地区乃至世界分裂与对抗的歹意。

追根溯源,乌克兰危机的根子就是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作为冷战产物,美国主导下的北约在1999年后的20多年里执意将所谓“集体安全”防线不断推向俄乌边境,一步步将俄罗斯逼到墙角,最终导致兵戎相向。如今,乌克兰危机外溢的负面影响正在波及亚洲地区。美国在该地区强行灌输过时的冷战思维,兴风作浪,而其个别亚洲盟友也不惜将自己绑上美国的“战车”,追随美国发起对俄制裁,给本就紧张的局势火上浇油。

然而,绝大部分亚洲国家的态度一致且坚定:大国竞争不是时代主题,零和博弈不是正确选择。中国多次表示,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效办法;印度不愿站队西方谴责或制裁俄罗斯,同时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卡塔尔坚持中立态度,并表示国际能源贸易是一个国家的本质需求,和国际政治没有关系;泰国、印尼等绝大多数东盟国家也普遍采取中立立场,担心被卷入乌克兰危机。对许多亚洲国家而言,曾经饱受冷战之苦的记忆并未远去,本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发展局面值得珍惜。当下的乌克兰危机更提供了一面镜子,促使亚洲国家思考,如何才能使亚洲避免重蹈乌克兰危机的覆辙。

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全球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欧洲战事再现之际,亚洲的和平稳定显得更加重要。是共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亚洲大家庭,还是奉行冷战思维,搞阵营对抗的地区小圈子?答案显而易见:不能允许冷战思维在亚洲地区回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才是正确选择。(严 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120医生“机械执行急救任务”该如何避免?
下一篇: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