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以次充好的BALLY还能走多远?

2022-03-31 09:44:49    人民网

单价5990元的衣服,利润超过4000元,还以次充好?这样的“奢侈大牌”被罚,真是自作自受!

据报道,瑞士奢侈品牌BALLY近日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1万余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被罚原因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奢侈品牌,售价不菲,以提供高附加值的商品为卖点。谁想到,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竟然在商品质量上“耍滑头”,用“孬货”糊弄人,这不仅是严重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对消费者的公然欺骗。如此不法行径,令人鄙夷唾弃,更是在自砸招牌。

值得注意的是,BALLY已不是首次被罚。去年1月,该公司也曾被有关部门处罚,原因同样是销售不合格产品。该公司并未吸取教训,再陷质量丑闻漩涡,让人不禁质疑:其究竟有没有敬畏法律法规之心?

说到底,无论什么品牌,不管“身价”几何,为消费者提供合格产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是最基本的经营底线。自诩高端奢侈的品牌,理当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再浅显不过的商业伦理,也是支撑品牌价值和形象的要素。反过来说,如果玩高价低质、以次充好的把戏,妄图把消费者当“韭菜”割,终会被自身丑行“反噬”。

违反法律法规,触犯经营红线,必然要接受有关部门的依法惩处。惩处不是目的,规诫才是关键。倘若品牌经营者不思悔改、不断挑战消费者的底线和法律禁区,“自作孽不可活”绝非虚言。

品牌可以有溢价,品质不能玩“溢出”,标榜个性路线,“歪歪道”不在其中。奉劝某些品牌经营者好自为之,尽早“改邪归正”。 ( 明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奋斗成就梦想
下一篇:CBA到了权衡使用外援利弊的关键节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