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强力袜成“网红”,医疗产品切莫生活化

2022-03-30 09:52:54    光明网

据报道,最近乍暖还寒,不少女孩会穿一双袜子来保暖,所谓“瘦腿袜”也随之成为网红产品。不过,一些穿了“瘦腿袜”的消费者发现穿上袜子时会感到腿部挤压不适,甚至出现轻微的水肿,完全没有达到瘦腿效果。专家介绍,网上售卖的许多所谓的“瘦腿袜”是模仿医用弹力袜而制作的产品,正常人如果长期穿着这些过紧的“瘦腿袜”,不仅不能减肥,反而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甚至会导致局部浮肿。

医用弹力袜的技术含量虽然不算太高,却也体现出医务人员的创新智慧。患者腿部静脉瓣膜出现松弛可导致静脉血液倒流,进而形成下肢静脉曲张。这种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溃疡,倘若再伴有感染,还可能发展到要截肢的地步。医用弹力袜通过不同压力段来收紧松弛的静脉瓣膜,使血液回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6年下发《关于合成树脂义眼片等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明确医用弹力袜作为Ⅱ类医疗器械管理。这既是对该产品治疗作用的肯定,也意在避免这类医疗产品被滥用。

天气由冷变暖,“瘦腿袜”受到女性的青睐。这种产品虽然在名称上与医用弹力袜有所区别,但对血管和皮下组织的挤压作用几乎完全相同。对于适用它的患者,医用弹力袜是治病的好器械,但经生活化改造后的“瘦腿袜”,对于健康女性则具有一些副作用,频繁使用很可能瘦腿不成反致病。

近年来,医疗产品生活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在美容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除了“瘦腿袜”借用了医用弹力袜的做法之外,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美瞳滥用,医用面膜(或称医用敷料等)被当作生活面膜来推广和使用,则更为常见。在很多人看来,医疗产品有更高的质量安全保障,也有更好的效果,以至于医疗产品作为日常产品被广泛使用。

但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医疗产品,既有治理作用和适应症,也有副作用和禁忌症,不仅生产和销售要具备相应资质,而且使用也要经由医务人员作出判断。随意将医疗产品当作生活用品使用,非但违反相关规定,也很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对于医用弹力袜、医用美瞳、医用面膜等被滥用的现状,有关部门要重视起来,普通消费者也要理性看待医疗产品生活化,只有在制度、观念与科学素养上同时发力,才能筑牢医疗产品与生活用品之间的隔离墙,避免医疗产品滥用。(罗志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防疫一线跳感恩舞,大可不必
下一篇:用好纾困政策密集落地新机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