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稳岗就业,为脱贫人口托起稳稳的幸福

2022-03-29 10:21:47    人民网

为做好新形势下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守牢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底线,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进一步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做出重大部署。这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必将以更加扎实的工作确保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只要就业稳定,收入就能增加,群众生活就更有底气。实现脱贫人口的持续增收,要把就业放在优先位置,让就业成为群众致富的“靠山”。《通知》明确提出,要按照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要求,推动全国脱贫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不低于3000万人,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作为重点地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返贫的底线。《通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防返贫、强帮扶、兴产业、促就业、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再上新台阶,促进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为此,《通知》明确三项重点工作:从深化劳务协作,健全东西部劳务协作和省内劳务协作机制,丰富拓展东西部人员输出、技能培训、权益保障、产业援建等协作内容,促进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努力将脱贫人口稳在企业、稳在岗位;到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的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托底安置其中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再到组织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专项行动,引导脱贫家庭(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高等职业院校和技术院校教育,发挥建筑、物流、电力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作用,促进雨露计划毕业生实现就业……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畅通就业的务实举措,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为脱贫人口解决实际问题上,为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织密“保护网”,筑牢“防护堤”。

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事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事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大对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的政策扶持力度,按规定落实好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交通费补贴、就业帮扶基地奖补等政策。”在好政策的支持下,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返乡人才回乡创业、就业,为脱贫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是可以实现地方产业发展,为繁荣乡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责任重大。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责任感、使命感,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一项工作一项工作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扎扎实实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各项工作,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孟哲)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奋力拼搏 笃行不怠
下一篇:要给调查以时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