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让生活回归常态

2022-03-28 16:03:59    光明网

3月24日,深圳市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措施》涵盖8个方面,共30条具体措施。如安排5亿元资金发放消费券;对制造业小微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市、区政府以及市属、区属独资、全资、绝对控股国有企业的房屋,免除3个月租金、再减半收取3个月租金,等等。

这30条具体措施,大部分以数字量化了扶持力度,细致划分了扶持范围,并明确了对应的政府承责单位,能够让需求者切实地享受到政策红利。《措施》每一条都事关恢复稳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没有一条务虚,实实在在地表明深圳地方政府此轮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的决心。

不仅是深圳,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上下都密切关注着市场主体。3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对各类市场主体直接高效的纾困措施,是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关键举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上海银保监局表示,加大因疫情短期经营困难企业金融保障力度……

市场主体是决定市场活力的重要一环,民众生活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市场活力影响。市场活力的高低,市场主体中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市场主体近1.54亿户的总量下,全国仅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就达1.03亿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方向,九成集中在服务业,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等业态为主。这些经营业态,都是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和柴米油盐等物资供应一样重要。

按数据推算,仅个体工商户就能够解决我国2.76亿人的就业,广大中小微企业在稳定就业上的力量将会更大。稳就业就是稳民心。保住民众的“饭碗”,才能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再度推动国家回到经济增长的轨道上。

提振市场信心,需要对实体经济大力支持。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市场主体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义无反顾地为了社会大局而选择暂时停止经营活动。在事后尽可能帮助他们降低来自疫情的影响,也是对市场主体对社会作出的贡献的感谢。

疫情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控制疫情而放缓城市日常运转节奏只是权宜之计,但人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这一意义上看,让市场主体顺利渡过当前发展难关,是从全局上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关键。毕竟,战胜疫情,不仅仅是要战胜病毒,还要让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回归到疫情之前的常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字藏品爆火,文化定义的转移
下一篇:深刻领会“两个答案”的内在统一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