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坚持用优良家风陶冶熏陶

——论全方位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2022-03-28 10:53:41    人民网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家风正,则社风淳,好的家风可以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则会败坏社会风气。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风问题绝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其连着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同时,家风也反映着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理想信念、政治品格、价值追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奉公、党风廉政建设是否有成效,往往可以从其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作风来判断。

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从这些年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凡是出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存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情形。有的干部子女利用其“人脉”经商谋利、大搞“家族式腐败”“裙带腐败”,有的领导干部纵容家属收钱敛财、台前幕后“密切合作”形成贪腐“拍档”……这些颠倒公私、放纵亲情的案例一再说明,治家不严终会害了自己、害了家人,“全家腐”必定会“全家覆”,教训极为深刻,危害不可低估。

因此,在全方位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家风建设,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推动廉洁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用优良家风陶冶熏陶,以良好家风锤炼过硬作风。只有严明家规、严肃家风,才能防止形形色色的“枕边风”“裙带风”“家族病”成为贪腐的导火索。

从实践来看,坚持用优良家风陶冶熏陶,要继承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廉洁自律、一心奉公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无数老一辈革命家、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初心,塑造优良家风。见贤思齐,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前辈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坚守信仰、对党忠诚,谨慎用权、不搞特权的优良传统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之中,让红色家风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坚持用优良家风陶冶熏陶,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尊老爱幼、妻贤夫安,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家和万事兴……这些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的缩影,为家风建设提供滋养。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将传统家庭美德铭记于心、融入血脉,以此管理自己、约束家人,培育忠厚传家久、清廉继世长的良好家风。

坚持用优良家风陶冶熏陶,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把修身与齐家结合起来,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修身是强调自律,齐家重在塑造家风。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保持“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警醒,常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善念,才能教育引导亲属、子女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让全体家庭成员价值观在正轨上行驶。

新时代,重视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是廉政建设的应有之义。以身示范、从严要求,用优良家风涵养初心使命,定能滋养好作风,清朗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善向上。 ( 指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零容忍”!严打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下一篇:共享充电宝为何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