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非禁即入”“非限即入” 助力民企数量翻两番

2022-03-24 14:35:27    人民网

2012年到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1%。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占比显著提升,意味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更加巩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盘更加夯实。

壮大民营经济意味着什么?一言以蔽之,在于其“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近年来,民营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创造持续快速的增长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从某种程度看,民营经济发展的好坏,已成为观察当代中国发展环境的一扇窗口。

历史地看,民营经济的茁壮成长植根于改革开放这片沃土。从1980年,温州的章华妹领到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到1987年全国城镇个体工商等各行业从业人员达到569万人,再到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已达249家,与国企数量差距缩小至2家,正是不断破除传统观念束缚,消除各种障碍,才有了一大批民营企业的蓬勃兴起。尤其自2019年《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印发以来,各地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入”原则,打破各种各样的隐性壁垒,给民企发展创造了充足市场空间。

回望很多大企业的成长之路,大胆开拓、趁势而起是其不可或缺的成功密码。40年后,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仍对1982开始创业搞养殖时,县委书记的一句“支持你们”记忆犹新;困难时期的一张生产许可证,让吉利汽车圆了轿车梦,一举跻身民族汽车工业前列……放开市场准入、公平市场监管、强化竞争审查,正是在不断优化的市场环境里,民营企业站上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犹如民营经济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必须倍加珍惜,只能优化,不能弱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是支持民企纾困发展的关键一招。要进一步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入”原则,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为民企打造公平竞争环境,才能化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进入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充满机遇,民营企业舞台广阔、大有可为。在“放管服”改革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以实际行动助力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必定能让社会活力充分激发,助力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金 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回应社会关切,少一些“答非所问”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