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用“就业惠民”铺就群众“幸福路”

2022-03-17 17:34:35    金羊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办好就业的事,老百姓幸福生活就有了基础。2021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创业就业提升工程,保重点、强体系、优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人民网)

办好民生实事,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落实上狠下功夫,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等问题,也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巧干用心干上做足文章,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切实在办好“小事情”解决“大问题”的努力作为中,带给群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人无业不立,人无业不富,人无稳业不安。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是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帮助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是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重要内容,是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实现路径。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中,坚持把帮助群众就业的责任,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让群众就业变得更轻松、满意、暖心。

稳就业、促增收,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要在落地落实上狠下功夫。要坚持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就业需求、意向,做到有针对性的为群众就业想办法、出主意,有效拓宽就业渠道。要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效能,通过打造优质就业平台、构建就业服务机制,为群众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服务,用爱心、耐心和创新,不断提升就业质效。要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帮助群众转变就业观念,让群众掌握更多就业技能,不断提高群众就业的竞争力。要做好与企业对接,及时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为群众就业量身定岗、合理调配,努力实现群众就业的“无缝衔接”,不断提升群众就业的满意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望,更是党员干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把就业惠民的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通过强化责任、健全制度、不断创新等有力举措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群众在便捷就业、就近就业、稳定就业的过程中,“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好,幸福之路更加坚实宽广。(蒋海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党群“心连心” 共筑民生“幸福路”
下一篇:食品标签别玩“躲猫猫”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