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无法验证的“增高”奶粉就是骗钱

2022-03-17 17:20:11    人民网

怎样才能让孩子长得更高,是很多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却有一些商家利用家长这种心理,在儿童奶粉上打起了“擦边球”。

据报道,近年来,市面上打着“增高”旗号的奶粉产品越来越多,商家的宣传方式更是五花八门,类似“促进身高发育”“长成高个子”“长高XX厘米”等广告语层出不穷。这些说法均有夸大效果乃至虚假宣传的嫌疑,是赤裸裸在收割消费者的“智商税”。

儿童奶粉挂钩身高,纯属概念炒作。行业专家指出,保健食品的审批功能中没有“长高”一项。而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部分儿童奶粉厂商揣着明白装糊涂,或在产品名称上做“长高”文章,或在售卖时打出“告别矮个子”等广告词,或宣称奶粉中添加了特定助长高的成分,然后一罐奶粉动辄售价二三百元。这些厂商的宣传内容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同时也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28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

目前国家对儿童奶粉无统一行业标准,但在产品宣传方面有相关要求与规定,厂商生产、销售宣称具备助长高特性的奶粉产品时,应拿出足以证明产品功能与宣称相符的临床实验报告或者专利证明,而不能东西好不好,全凭一张嘴。抓住消费者迫切希望孩子长高的心理,夸大宣传儿童奶粉的作用,这种行为是对消费者的误导,甚至是欺骗。

儿童奶粉市场伪概念丛生,有其复杂的原因。一方面,作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延伸产品,儿童奶粉形成了新的增量市场,行业增速快。另一方面,儿童奶粉并没有特定的法律定义和标准,目前遵照的就是调制乳粉的国家标准,可以代工生产,因此企业操作方便。这些都造成市场上儿童奶粉品牌数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已有500多款儿童奶粉产品,其中不少奶粉企业旗下就有5-6个儿童奶粉品牌在销售,难免鱼龙混杂,不乏名不副实之辈。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改变儿童奶粉行业标准空缺、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也须多措并举。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儿童奶粉统一行业标准,让生产厂家有“标”可依,对“标”生产。据悉,近期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婴幼儿配方食品产业委员会已经立项,计划就儿童奶粉等相关涉及领域展开团体标准讨论研制工作,并在3月14日面向会员单位征集起草组成员(单位)。此举有望促进儿童奶粉行业形成自律,健康发展。

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产品对象针对祖国未来的儿童奶粉行业,只有从高质量发展的站位出发,杜绝那种对消费者“能骗则骗”的恶劣行为,严惩害群之马,从根本上保障消费者权益,才能让打“擦边球”的儿童奶粉品牌无机可乘。

客观而言,从遗传基因,到健康状况、喂养情况、运动量等,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错综复杂,选择儿童食品保健品,广大家长也应保持理性、科学消费,以免交了“智商税”。( 子川)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下一篇:深入阐释“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