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从“超人”到“常人”,冬奥场馆的可持续之道

2022-03-14 22:00:53    人民网

随着一项项赛事的结束,北京冬残奥会已接近尾声。在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佳战绩。这些承载着运动员光荣与梦想的奥运场馆在盛会结束后将会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在北京冬奥场馆的设计之初就有了答案。

一直以来,奥运赛后场馆利用都是世界性难题。然而,中国在冬奥会场馆兴建之初便重点考虑如何解决赛后再利用问题。北京冬奥会场馆的利用计划是在赛后真正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冰雪运动。正如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张利所说,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是要让场馆从为“超人”即专业运动员服务转向为“常人”服务。

服务于冰雪运动却不局限于冰雪运动,北京冬奥场馆的独特设计为赛后场馆的再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对于普通冰雪爱好者来说,专业性强危险性高的专业赛道并不适合。对此,北京冬奥设计师们充分考虑了普通冰雪爱好者的运动需求,力争在保证场馆专业性的同时,也能满足广大冰雪爱好者的冰雪体验。以“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为例,赛道预先设计建设了青少年出发口,培养青少年滑行;在380度螺旋弯北侧设置一大众体验出发口,将赛道垂直落差由专业运动员的121米降至40多米,虽降低垂直落差却不降低滑行体验,有利于保障普通滑行者安全。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冗余设计”(即余度设计技术),在大跳台和标准跳台的两侧都做了自上到下贯通的台阶,更是基于赛后综合利用的考量。赛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将继续承担冬季滑雪、夏季徒步等户外运动,让民众获得更加完整且丰富的运动体验。

同时,由于目前我国个别雪上项目民众普及度与参与度都不高,这也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仅靠专业的冰雪运动,冬奥场馆很难实现赛后的充分利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冬奥场馆的设计采取了不同策略,使场馆可以兼顾服务于冰雪运动和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比如,“雪如意”的顶峰俱乐部设置多功能空间,出挑的部分可供更多游客漫步、游历;后端可进行会议、论坛、展览等聚会性活动。6000人看台的中间是一个标准足球场,除了可以举行球类项目比赛,还能举办文艺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们为了吸引赛后游客,别出心裁地提出了“2.5小时”理论即人群从步入“冰玉环”到游览完“雪如意”、冬季两项中心、越野滑雪中心,整个停留时间如果能达到2.5小时,那么这个场地就极有可能在赛后作为文旅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游览观光。

我们相信赛后冬奥场馆可以经受时间的考验,真正成为由“超人”到“常人”,服务中国冰雪运动发展。( 郝文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十连胜完美,中国轮椅冰壶队卫冕成功
下一篇:这份成绩令国人为之骄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