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念好“人才经”,奋斗新征程

2022-03-11 19:44:29    河北新闻网

近日,四川德阳推出《关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十条措施》,年新增投入1.45亿元,围绕引聚高端科技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创建、优化科技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六大人才计划、四项保障服务,加速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中国组织人事报)

地方要发展,人才是资源。时代要前行,人才是动能。“科技创新人才十条”抓住了地方凝聚人才的牛鼻子,利于建立人才高地,打造地方发展强大人才引擎,为加速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输入源源不断的人才能量。

“真三货”,引聚人才。吸引人才,不能空头承诺。企业新引进培育两院院士、科技领军人才等,分别给予500万元、100万元的资金补助;对新引进的急需紧缺专业博士后、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分别给予4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安家补助;对柔性引进的科技领域优秀人才(团队),给予每年最高10万元引才补贴;等等。这些货真价实的政策,体现尊重力度,打造吸引强度。

出实招,激励转化。人才志在干事创业,关键是要有激励成果转化的机制。对新获批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给予最高10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成果奖励并在德阳转化和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团队,按照国、省奖励标准1:1配套给予最高800万元资金支持,等等。真支持,有激励,必然促进成果转化、事业精彩。

促实效,打造生态。良好的生态是保证人才留得住、发展好的关键。科技人才可申请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专项政策,“拎包入住”人才公寓,领取安居补助等;为科技人才开放落户通道,支持科技人才及其配偶、子女“零门槛”落户,等等。这些政策,让人才生态形成了良性循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才是第一支撑。地方发展要想在实现第二个奋斗目标征程上谱写壮美画卷,人才也是最强硬核。念好“人才经”,奋斗新征程,“真三货”引聚人才;出实招,激励转化;见实效,打造良好生态,一个都不能少。(郭雪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预约人才集聚和产业兴旺“双赢之效”
下一篇:涵养生态,凝聚乡贤人才力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