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儿童电话手表绑定公众号发两性话题,不务正业

2022-03-11 19:23:02    光明网

近日,湖北的梁女士向澎湃新闻反映称,自己给孩子购买的品牌儿童电话手表所绑定的服务公众号,推送了标题露骨的两性话题文章,梁女士对此表示担忧:“现在的小孩子都很早熟,这些文章对他们的身心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据报道,目前,涉事的三个微信公众号均发布了致歉信,称“因失误转发了该文章”。

儿童电话手表用户广泛,仅是截至2019年2月,儿童智能手表APP的用户规模就已达4630万。即便真如涉事公众号所说,其推送的内容不会直接出现在儿童电话手表上,但是,这些公众号是专门服务于儿童电话手表的,孩子想要激活、使用手表,就必须先绑定公众号进行注册等相关操作。用户如此垂直且庞大的公众号多次发布露骨两性文章,只解释一句“因失误转发”,未免过于轻飘。家长的反感与担忧,并非毫无缘由。

近些年,各种教育类APP涉黄的案例并不少见。针对一些网课平台和教育类APP存在低俗视频链接、有害信息等问题,2020年8月,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中小学网课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共排查属地教育类APP和网课平台4900余款,行政处罚423款,责令整改1058款,下架636款。虽然一再打击,可是类似打着教育的幌子,却传播低俗内容的现象,还是时有出现,不得不令人警惕。

抛开可能对儿童造成的伤害不说,明明是该专注亲子的平台,却莫名其妙发布两性话题,这是不务正业。从这些公众号的定位可以看到,其主要是支持儿童智能手表功能,提供成长知识、亲子教育方面的资讯。也就是说,父母购买电话手表,绑定这些公众号,等于默认双方有了一个“契约”——通过这个平台,让父母了解亲子方面的内容。

眼下,家长们愿意为孩子的成长投入更多资源,像儿童电话手表这类产品,不仅承托打电话等基本功能,也被广大家长视作一种教育产品。在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低龄化的今天,儿童或者青少年都免不了过早介入网络生活,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本就令人担心。而正如涉事公众号一样,所谓的儿童电话手表“智能守护平台”一再失守,类似专为未成年人定制的教育类APP、公众号,不能保证专业、纯净,总为种种目的夹杂不适宜特定年龄接触的内容,当然会让家长不满,也会让家长对儿童专用电子设备产生警惕。从这个层面看,家长对儿童电话手表绑定公众号发两性话题感到愤怒,就更容易理解。

教育类平台“失误转发”两性话题,本质上和此前一些APP涉黄一样,无非是想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赚取更多流量和利益。教育是需要长期培育的,流量和利益当然不会来得太快,所以短视的运营人员或企业,就会想要走“捷径”,推出的产品、服务,不惜建立在伤害孩子和家长的基础上。但这么做的风险也显而易见,轻则被家长抵制,重则会被下架甚至追究法律责任。与其冒这样的风险,还不如踏踏实实把教育的本行做好。儿童电话手表等儿童专用电子设备,其质量安全、内容把关、隐私保护等底线和前提,也必须伴随行业同步发展。(守 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治理拜金炫富,守护网络晴空
下一篇:家庭教育中的“邻家效应”是怎么形成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