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给老年大学“添座”都要搭把手

2022-03-11 19:17:33    北京晚报

“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成为代表和委员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蒋齐认为,“办好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建议将老年教育纳入国家教育整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适时推进老年教育立法工作,从法律层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国政协委员景喜猷建议老年大学打破省市地域限制,实现教育资源联动。

近年来,老年大学“一座难求”。《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老年教育,但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份正是老年教育机构开学时,各类涉老教育机构学位紧俏,报名出现“秒杀”现象。虽然各地在解决“老年人入学难”上出台过不少硬招实招,在扩大校舍规模、设置特色课程方面,做出了多项努力。不过,每当各地老年大学启动春季招生,“学位”的供需矛盾仍会暴露出来。究其原因,无非是老年教育机构的总量和增长速度,与我国老龄基数还不匹配。据全国老龄办统计,能够接受老年教育资源的人数占比仅为5%左右。

老年大学如此热门,反映出多数老年人都有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精神追求。面对数字浪潮的奔涌、置身子女远离的“空巢”,老年大学成为许多老年人获取信息资讯、感受生活美好、保持社交关系的重要依托。即便是与子女住在一起、跟得上智能时代脚步的老年人,也会因为对知识与兴趣的学习,而获得充实和快乐。为老年人创造轻松友好、便捷舒适的学习条件,是对他们现实需求的重视,是对敬老爱老文化传统的实践,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老年大学不仅要在数量上多做加法,还要在经营模式、形式拓展上多想法子。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应该得到社会的呼应。一方面,可以多多引入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探索多元运转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在更宽的层面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教学服务;另一方面,可探索不同形式的老年教育载体。比如,北京一些养老驿站中,有人气很旺的老年合唱班;去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到,将培育100个市级老年学习示范校(点)及一大批区级老年学习示范校(点),探索“医、养、文、体、教”等场所与老年人学习场所共建共享模式。

解决涉老教育机构学位紧缺的老问题,真正形成部门主管、社会参与、全民行动、齐抓共管的机制,让老年人轻松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大本营”,这是社会人文关怀的真情传递,也是现代城市温度的集中流露。(辛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钱袋子”里装着民生温暖
下一篇:把握有利条件 坚定发展信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