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今日的无障碍,明日的“无障爱”

2022-03-11 11:46:38    人民网

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轿椅式缆车,到“冰立方”中的无障碍坐席,再到冬残奥村的无障碍卫生间、餐厅里的盲文菜单……北京冬残奥会打造了堪称完美的无障碍环境,传递了无限的温度与尊重。

为了让冬残奥会从参赛到观赛全程无障碍,冬残奥场馆设施在无障碍化上做到了全方位、无死角。高山滑雪中心的轿椅式缆车,可满足下肢残疾运动员带滑雪器使用;“冰立方”中特地安置了一面广角镜,以方便运动员观察环境;考虑到运动员更换衣物的需求,冰球比赛场馆内更衣室铺设了仿真冰面。残奥单板滑雪运动员杨健称赞道,“所有的无障碍设施都非常齐全,对于轮椅运动员来说,所有的坡度都不是非常陡,自己可以上得去。”

残疾人运动员日常生活往往有着一些特殊需求,在生活无障碍化方面,冬残奥村各项设施也把方便运动员活动作为重要标准。冬残奥村房间内铺设防滑材料,采用推拉式静音门把手,卫生间内设置了可移动扶手;餐厅内拓宽餐桌间距,放置盲文菜单;所有场馆设置主入口自动门、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标识。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无障碍协调处处长彭四田表示:“以前无障碍设施是有就行、能用就行,现在还要用得舒服、用得方便。”

对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他们更希望被其他人理解、平视和尊重。真正的无障碍,是生活物品触手可及,是点菜可以自食其力,是开门可以不费力气。在这一点上,冬残奥会既无缺位,也无越位,在做好无障碍化工作中充分表达了对运动员们的尊重。

北京冬残奥会的无障碍化给全世界和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启示,也将推动中国社会无障碍化的进程。我们看到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北京精心打造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截至2022年1月,张家口共改造了盲道358.58千米,无障碍卫生间680个。北京冬奥组委也表示,所有冬残奥场馆赛后都将对公众开放,为更多残疾人提供服务,并带动北京乃至全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和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

冬残奥会的举办,也呼唤着观念上的“无障碍”。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城市基础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幸福。只有当我们抛开了优越感,不再将无障碍设计视为少数群体的特殊需求,才能真正实现观念上的无障碍:人人参与,人人分享的无障碍。归根结底,无障碍的最终旨归,其实是“无差距”。

冬残奥会上的无障碍,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关怀与温度;今日的无障碍,必定会是明日的“无障爱”。

(张安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个“实”字读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下一篇:“钱袋子”里装着民生温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