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2022-03-09 11:52:47    人民日报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民生答卷会有哪些新招实招硬招?从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从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到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让社会充满期待。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围绕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等新部署,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描绘民生新画卷。汇聚民意、凝聚共识,让更多民生红利惠及广大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生动写照,见证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的崇高追求。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越是关键节点,越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当前,“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价值不言而喻。民生连着发展,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也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决心和能力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这是成就中国奇迹的重要密码,也是迈步新征程的关键所在。在全国两会上汇聚更多智慧与共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必将为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李 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一线练兵”的摸爬滚打中茁壮成长
下一篇:全职太太距离“劳动保障型太太”有多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