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受助者”助人,好样的!

2022-03-09 11:42:17    广州日报

学雷锋日前的一天一大早,上海市静安区肢残人为民服务队的队员们开着残疾车,来到共和新路街道唐家沙社区。拿起板凳、带上工具、支起临时摊点……一到社区,大家就忙活开了,为居民们提供配钥匙、修伞、磨刀、理发等内容丰富的便民服务。一位居民拿着刚修好的雨伞,由衷地说道:精神可嘉、手艺更棒,非常敬佩他们。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静安区肢残人为民服务队已经坚持二十年了。20年的光阴,改变了队员们的容貌身形,不变的是他们脸上朴实无华的笑脸和为民服务的热忱。

由“受助者”到“助人者”,是对社会关爱的回馈。正如服务队当年的创队队长杜少帆所说,党和政府关心我们残障人士,我们接受过很多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享受过政府给残障人士的优惠政策,我们就要用自己所学的手艺,来回馈社会,为社会作贡献。

由“受助者”到“助人者”,这支为民服务队温暖了许多人。不要小看这些毫末之技,他们不仅解决了许多居民,特别是老人、残障人士的不便,也更多延续了美好的故事。

由“受助者”到“助人者”,不仅给居民带去方便和温暖,对于这些残障人士来说,由“受助者”到“助人者”,也成为他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精神支点。

人活着,不仅是为了生存,同样有被他人需要和尊重的追求。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受助者”感受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光芒,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超越了“助人者”。(关育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读懂这份无障碍“成绩单”
下一篇:做强养老“第三支柱”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