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残疾人志愿者服务冬残奥,共建包容社会

2022-03-09 11:35:39    人民网

北京冬残奥会赛事紧张激烈进行中,残奥健儿用自己的不屈精神感染所有人,除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努力,数千志愿者也在为残奥会的成功默默付出。

大型体育赛事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大批志愿者的功劳。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有9000名志愿者投入服务,包括19名残疾人志愿者。其中12位残疾人志愿者坚守岗位,从冬奥服务到冬残奥。

这12名残疾人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涵盖了高校学生、退役运动员、医生、教师、社区工作者和自由职业者等等。他们中间,有人是学校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有人连续10年服务北京马拉松,还有人持续为各种大型赛事活动提供医疗急救保障服务。经过培训选拔,凭借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和专业技能,这些特殊的志愿者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站在北京冬奥和冬残奥的赛场和服务区。把周到的服务留给赛场,将“小雪花”的力量汇聚。

“我们虽然会有一些缺陷,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也想做到和常人一样的事情。”志愿者王梓博接受采访时说。残疾人也能发挥价值,他们克服自身的重重困难,把自己的“痛”转化成对世界的“爱”。冀鲁豫作为张家口赛区志愿者中唯一一名残疾人,她虽然肢体残疾,但一心想为家乡做贡献。面对为什么会想着来参加志愿服务的问题,她直接地说:“就是想为家乡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残疾人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和其他志愿者没有不同,一样有“力量”,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他们灿烂的微笑中写着自信和热爱,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除了自身努力,残疾人志愿者能够服务冬残奥与场馆的“无障碍”息息相关。按照无障碍指南要求,国家体育馆从冬奥会场馆过渡到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升级了无障碍卫生间、厕位和无障碍电梯,增加了无障碍座席。这些设施既保证了运动员能够顺利完赛,也让残疾人志愿员可以更好服务。但这只是开始,“无障碍”不止在场馆,未来也会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残疾人志愿者是赛场之外另一道风景线,是一张张特殊的名片,把便捷、适宜、温馨而专业的服务带给观众,带给运动员。曾经他们被社会帮助,现在他们回报社会。目前12名残疾人志愿者在9000人的志愿大队伍中还是少数,未来,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会参与到志愿服务,共同建立包容的美好社会。( 邱慧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诗和远方”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篇:应对老龄化,需要积极老龄观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