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坚定信心不畏难 真抓实干有出路

——“2022年,中国经济怎么干”系列之二

2022-03-09 11:28:38    人民网

千难万难,善于攻坚就不难;大路小路,实干苦干就有出路。

“以改革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积极破解目前政务服务平台服务系统繁杂、数据共享不畅等问题,用更智慧的方式满足群众与企业从‘有服务’到‘优服务’的深层次需求”“切实引导和支持传统业态转型升级,提效率、降成本”……2022年中国经济如何破浪前行?代表委员用饱含真知灼见的议政建言给出了不少答案,归结起来就是:坚定信心、真抓实干。

“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被很多人转发。尽管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没有变,经济稳定恢复和转型升级态势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没有变。翻开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的成绩单,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8万元,货物贸易额、外汇储备均居世界首位,这说明中国经济有着坚实支撑、巨大韧性。任何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都是违背事实、苍白无力的。

分析困难要讲辩证。把风险挑战找清楚,把困难问题查明白,不是为了吓阻发展信心,更不是给不作为、不进步找借口,而是为了调整好心态和方略,谋划更睿智的应对方式,激扬更坚定的发展信心。更何况,风险和困难本身就蕴含着机遇。只有把困难估计足、把问题想全面,才能让政策举措更有“准星”,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攻坚克难、化险为夷上,从而实现下行与上行、困难与进步、风险与安全之间的趋势逆转。

对待困难要重实干。“山重水复”之中有没有“柳暗花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至关重要。对今日中国而言,“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攻坚品质殊为宝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毅姿态值得推崇。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迎难而上、爬坡过坎是必然选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是基本要求。解决好前进路上的问题矛盾、风险挑战,好比为中国经济蓄力腾飞添加助燃剂,改革创新正是借助助燃剂获取动能的强力引擎。一锤接着一锤敲改革,一步一个脚印促创新,必能开启新局面、实现新突破。

“我们要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铿锵的话语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办法总比困难多,信心比金子更可贵。用辩证思维、长远眼光研判经济大势,用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引领发展,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推动中国经济站上新台阶。( 华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她力量”在冬残奥赛场内外尽情释放
下一篇: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