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戴上“紧箍咒”

2022-03-07 17:29:12    人民网

 为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有效防范培训质量不高、价格肆意上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日前,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禁止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禁止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行为。

“双减”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基础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孩子们开拓足够的成长空间,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兴趣爱好,并得以发展。“双减”以来,不仅有效减轻了学生和家长负担,学科类培训行业也校正了发展方向,净化了市场环境,朝着规范、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虽然学科类校外培训得到了良好的规划与监管,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成了“香饽饽”却走上了恶性竞争的道路。在升学压力、从众心态之下,对于素质教育比如美术、体育、音乐、编程等,一些家长依然焦虑的认为“上就比不上强”。凭借着灵敏的嗅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趁虚而入”“趁机起势”,过度营销渲染新的焦虑,裹挟全社会被动参与,制造素质教育培训升温趋势,收取高额费用。上不起的“天价美术课”、坐地起价的钢琴课……家庭的教育支出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还遭遇了一波趁火打劫,苦不堪言。

这其中,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仅有误导消费者、牟取暴利之嫌,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双减”成效。这样的做法既背离教育公益属性,又危害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严重降低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严监管是大势所趋。相关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公告》明确指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不得使用培训贷方式缴纳培训费用;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一系列具体要求,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戴上了“紧箍咒”。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应理性看待非学科类培训,要以孩子身心全面发展为初衷,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不盲目跟风。同时,选择合规机构、签署规范的培训服务合同。自觉抵制变相违规培训,及时举报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说到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与学科类校外培训一样,都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应坚持公益属性,遵循教育规律,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同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加强教研投入,拓宽教育资源,以教育质量和口碑为运营重心,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赖。(孟哲)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
下一篇: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