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让村干部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2022-03-03 17:12:06    人民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村干部队伍稳不稳定、健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发挥领头羊的带动作用。

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地方以村支书为代表的村干部逐步转向全脱产、专职化,捧上了有保障、有分量的“铁饭碗”。客观来说,这一趋势有助于增强干部的责任心事业心,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以往,村干部流动性大,有时候事儿没办完人可能先换了;村级事务帮忙兼职的多,担当作为的少,该负责、要落实的工作经常找不到人……只有村干部的队伍稳了,干事创业才有抓手。从精准扶贫到疫情防控,从粮食生产到乡风乡貌,事儿有人管、工作有人落实,事业就能不断发展,群众自然有口皆碑。

只不过实践中也发现,关于专职化的待遇问题也成了不少村干部“心里的疙瘩”。比如,比起到田间地头干事业、谋发展,现实里不少村干部被“拴”在办公室填报表、做台账,承担的活儿越来越多,相应的收入却越来越难匹配;再如,很多村干部都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有所作为就要有所“牺牲”,干点事要有“搭点进去”的觉悟和能力;又如,村情千头万绪,政策因时而变,补贴怎么申、奖励怎么给,都是一道难题。可以说,待遇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干事心态、削弱工作成效,而且长此以往不利于人才培养和队伍稳定,制约村级治理效能。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但是,人才不会“从天而降”。合理的报酬体系、适当的待遇水平,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目前,一些地方鼓励村干部干事创业,建立薪酬增长机制,打通上升渠道;有的县市着力解决村干部“五险一金”全覆盖,探索离任村干部有效发挥作用长效机制。只有对基层干部工作中、生活上出现的困难,设身处地地加以理解,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扎实有效地进行帮助,才能为他们干事创业消除后顾之忧。

同时也要看到,村干部专职化也意味着对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个职业、一个饭碗,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不是作为一种责任,是不可能把工作干好的。倘若对担当作为不上心、却总想着等靠要捞好处,对群众冷暖漠不关心、却对名利多少处心积虑,往上级组织跑得勤、往田间地头跑得少,那么这样的村干部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干部。要知道,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老油子”已经不再有市场,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才能脱颖而出。

正所谓“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该激励的要激励,该鞭策的要鞭策,该提高的要提高,该落实的要落实,才能让村干部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带动日子越过越好、推动事业蒸蒸日上。( 向学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爱的音符持续飘扬在冬残奥会的气息里
下一篇: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形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