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拿证后一年躺赚7万?别被新职业培训骗局坑了

2022-03-02 15:52:36    光明网

“报名费3500元,可以代考,拿到证书挂靠一年能赚三、四万。”接着是加微信,签协议,转账,连续消费约7000元,报名了培训机构推荐的碳排放管理师、高级碳排放交易师培训课程后,却发现机构的人“消失”了。涉事公司涉嫌诈骗,负责人已经被刑事拘留。

随着“双碳”目标提出,碳管理相关市场热度不减。2021年,“碳排放管理员”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成为一个新职业。这种热度也迅速传导到培训领域,一些培训机构盯上了这一风口,打着考试包过、一次性考取高级证书、拿证后可兼职可全职,每年可获得数万元证书挂靠费的名义吸引消费者。很多消费者因为不懂内中门道,轻信培训机构的营销套路,掉入陷阱。

证书是进入某个行业的准入性条件,有较高的含金量。但是碳排放管理师证书,并不是行业资格证,仅仅是一份普通的培训合格证明。听信培训机构的宣传,花上几千乃至上万元考一个证,最后不仅难以获得预期的收入,甚至能否回本都不一定。更恶劣的是,这些不仅涉及虚假宣传,还存在诸多问题,培训本身就是一个陷阱。媒体在黑猫投诉平台浏览发现,关于碳排放管理师培训的投诉已有100多起。投诉时间集中于去年11月至今,问题多涉及机构跑路、虚假宣传、难以退款等。

这就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报名相关培训项目的时候,不要轻信机构的宣传,被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忽悠。对于新职业,要了解相关的行业情况,了解相关证书的市场认可度。虽然目前碳排放人才缺口较大,但是对从业者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具有一定低碳行业从业经验或电力、建材、钢铁、化工等行业经验,学历要达到本科、硕士以上学历,专业要求主要集中于电力、环境、能源、金融等,并不是拿个证就可以顺利进入相关行业。而且,“碳排放管理师”等证书也不在招聘要求之内。

事实上,针对“碳排放”相关培训骗局,多家机构已经公开预警。今年1月,中国国家培训网发布声明称,提醒夸大证书效力为上岗必备等不实宣传内容。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也发布关于防范电话诈骗的公告,提醒学员警惕《培训证书》可以“挂靠”赚钱,以及把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合格证书,诈骗宣称为“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行为。

“双减”政策落地之后,针对中小学生的学科类培训市场极度萎缩,非学科类培训也将迎来更大的监管力度。职业培训则成为国家鼓励发展的赛道,亦成为很多培训机构转型的方向。但是不管做什么培训,都应该坚守底线,搞虚假宣传、卷款跑路,把过去学科类培训的歪风邪气带到职业教育类培训,只会把这个赛道也毁掉。

对此,一方面要求相关培训机构加强自律,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市场监管、教育等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虚假宣传等行为。而对于打着培训旗号搞诈骗的行为,还要求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此外,“双碳”背景下,新职业、新岗位诞生,相关人才缺口较大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迫切呼唤主管部门制定人才培养规范,完善资格考试或从业等级划分的制度,规范培训市场发展。高校等机构也应顺应市场需求,开设相关专业或者课程,提供靠谱的学习培训渠道,通过正规的学习培训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满足市场人才需求。(李一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洗白”金丝猴倒卖50万元:罪恶链上的每一环都不能放过
下一篇:保障教师待遇减轻教师减负,需精准补“短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