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低门槛考证高薪酬回报?别上当!

2022-01-18 10:41:10    人民网

“全职一年收入20万+,兼职挂靠也有10万+,供不应求。”一段时间以来,所谓碳排放管理师、健康管理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等考证弹窗广告令一些人“眼热”。还有商家宣称“0元学配音轻松月入过万”,并言之凿凿地承诺“帮助联系高薪录制有声书”。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说起来轻而易举的“成功密码”靠不靠谱?此类培训或考证真能让学员跻身“新兴热门职业”,步入“财富风口”吗?

相关培训的操作手法就很令人生疑。比如,所谓的碳排放管理师培训,宣称“刷课时,可代考,交钱包过”,甚至还有“人社部人事考试网支持,考下来发放的职业技术证书中,有中国国家人事人才网盖章”。然而,相关考试网回复,压根没这回事,纯属非法冒用其名义虚假宣传。闹了半天,是“李鬼在闹妖”。

至于“0元学配音轻松赚大钱”,则是先拿“免费”忽悠人,“洗脑”再交数千乃至数万元上“进阶班”,“顶级播音老师专门授课”实为在读大学生兼职“试水”,“专业训练”不过是绕口令之类糊弄,这样的“草台班子”怎么可能兑现“内推录制有声书报酬丰厚”的承诺?一旦学员群解散,更是连“老师”的人影都找不到。

有网络投诉平台显示,涉及考证的投诉有数千个,大部分都涉及考证结果与宣传不符、机构收了钱就失联等情况。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还有未成年人为交学费被忽悠申请网贷,“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背了多少贷款、要还多少利息”。学习不成反而上当,“躺着赚钱”变为“网贷负债”,显然不能只怪学员“愿者上钩”。

针对此类新型诈骗,有地方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已捣毁一些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60多名,涉及全国各地被害人300多名。这说明,瞎编乱造、冒名忽悠、骗钱为本,是彻头彻尾的违法犯罪行为。这之中,不存在“灰色地带”,更没有“钻空子”的空间。谁伸出罪恶之手,谁就要接受法律的严厉制裁。

考虑到虚假宣传信息往往滋生于各大网络平台,压实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势在必行。清除网上不良有害信息,建立常态化的监督审核机制,要落到实处、久久为功,不能搞“一阵风”。市场监管与网络主管部门也要明晰各自责任,切实履职,协同配合。

对个人来说,更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对学习和工作做出脚踏实地的规划,切忌偏听偏信、盲目追逐所谓“热门”。“一个企业碳排放多少,并不是一个员工可以解决的,一个技能证书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这样的提醒很有必要,也能打消某些人的“考证拿高薪”幻想。更重要的是,能力本事往往源于勤奋积累,没有“捷径”可走。如果对“包考、包挂靠”等说辞很感兴趣,恐怕离上当受骗不远。说到底,不学无术的门外汉都能轻松考下来的“证”,有多少含金量?(蒋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老旧小区改造要改到百姓心坎上
下一篇:要继续落实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举措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