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今年最激烈的强对流天气来袭,正常吗?怎么防?

2022-04-14 10:43:20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风、降温、降雨、冰雹,最近,全国多个省份遭遇今年以来最猛烈强对流天气。其中,四川安岳县,更是遭遇了1957年以来最强大风。如何看待强对流天气的来袭?今年我国的气候特点又是怎样的?我们又该如何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新闻1+1》邀请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副首席盛杰,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总师杨继国,继续关注:极端天气,今年怎么防?

今年最激烈的强对流天气来袭,正常吗?

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副首席 盛杰:截至目前,从监测情况来看,我国现在春季的强对流天气整体还是正常的,因为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春季本身就是一个强对流频发、高发的季节。从统计结果看,一般来说4月份在我国会出现3到5次强对流过程,也会伴有极端天气发生,截至目前一共发生了3次,从频次上来说是正常的。但是从局地的极端情况来看,在一些局地发生的大冰雹,甚至是极端的大风,是不正常的。本次强对流天气的一个特点,就是发生区域相比往年有所偏北和偏西。但整体而言,今年4月份整体的强对流还是正常的

4月上旬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局地气温已突破历史同期极值,需要注意什么?

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副首席 盛杰:春季突然升温,一方面对于气象部门而言,是需要我们警惕和关注的,因为它会带来气温的剧烈变化,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它还会激发出一些局地极端的对流天气。对于公众而言,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由于前期的升温穿上了夏装,但是说不定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很快又要换上春装,甚至要准备警惕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所以这种高温天气是一个前期警惕强对流天气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近期影响我国多地的强对流天气,还会继续吗?

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副首席 盛杰:4月中下旬应该还会有强对流过程的发生,依据现在的研判,未来3到5天,除了我国云南等地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暂时不会发生比较剧烈的强对流天气。但是随着4月中下旬温度进一步升高,再受冷空气影响的话,还是有可能在我国中东部继续发生极端天气。还是需要大家保持高度关注,来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的发生。

如何不断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总师 杨继国:不仅是北方城市,我们各个城市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例如现在有很多地方开展的韧性城市建设,它就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来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合理调配资源等,能够让城市在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从长远来讲,也能够从以往的灾害事故中进行学习,来提升对灾害的适应能力。另外还有我们全社会建立起来的,以气象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快速反应机制,我们的交通、农业、建筑等不同行业,面对同一种灾害的时候有不同的防御重点,普通老百姓也知道该怎么去防御,我觉得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应对这种能力很好的一个做法。

应对极端天气,早期预警是重要的第一道防线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总师 杨继国:极端天气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严峻的挑战,所以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的早期监测预警和评估,提高全社会气候韧性非常重要。而强化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设是其中一个很好的做法,这也是世界气象组织近几年一直在全球推广的一个做法。其实我们国家在2015年就已经完成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建成了“一纵四横”的预警发布业务体系,能够把预警信息快速、多手段、精准向社会发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在预警信号发布的内容里增加气象风险的提示,使社会公众能够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认识预警、辨别风险,让防御更有针对性,来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这些其实都是很好的应对方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暴汗服是瘦身“神器”?专家:减重≠减肥 暴汗≠燃脂
下一篇:“碱性水神话”追踪:违法宣传产品召回 企业被罚30万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