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人民网评:剑指假劣农资,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孟哲    2022-04-08 17:33:19    人民网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也是不法分子坑农、害农的高发期。近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聚焦种子、农药、化肥等粮食生产必需物资,深入开展“昆仑”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制售假劣农资等突出违法犯罪,切实守住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安全。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农资的优劣,往小了说,关系着农民的“钱袋子”和群众的“粮袋子”, 往大了说,是粮食增产的关键,是关乎国家粮仓的大事。因此,开展农资打假,保证农民买到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不仅是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必要之举,更是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对坑农、害农的假农资,必须严惩。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侦破农资犯罪案件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同时,各地公安机关相继侦办了黑龙江大庆张某等非法占用黑土耕地案、内蒙古赤峰刘某某等制售假种子案、辽宁朝阳胡某某等销售伪劣化肥案等一批重大案件,有力打击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服务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民族种业振兴,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近年来,农资市场的经营秩序明显改善,但一些不法分子心存侥幸,置国家利益、农民利益于不顾,不惜以身试法。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公安部等七部门联合启动2022年全国农资打假行动,强调种子、肥料、农药、兽药等生产资料是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必须保证质量,不能有假、不容有假。从强化执法办案,到创新农资监管方式,从加强网络销售假劣农资问题治理,到联合开展农资打假“净网”行动,以维护农民利益为根本,各部门形成合力,严字当头,对制售假劣农资的犯罪行为出重拳、下猛药,查处一批违法案件、严惩一批不法分子、销毁一批假劣产品、公布一批典型案例,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为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有力支撑。

归根结底,打击假劣农资,需要攥指成拳,方能一击破敌。一方面,假劣农资之所以还有生存空间,是不法分子觉得有利可图。立法机关要继续完善农资法律责任体系,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对心存侥幸者起到震慑作用,让铤而走险者倾家荡产。另一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要以较真碰硬、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农资打假各项工作,夯实基层监管基础,把打击制售假劣农资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从源头管好管住。同时,要持续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充分发挥联合联动优势,进一步完善部门间线索通报、联合执法、案件协办、定期会商等工作机制,让假劣农资无处藏身。

除此之外,广大农民要切实提升防范意识,在当地有关部门、技术专家指导下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农资产品并保留票据,严防被不法分子“忽悠”欺骗,造成损失。如发现犯罪线索,需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打击假劣农资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把假劣农资清出市场,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一定能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保驾护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保护野生动物,用司法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一篇:人民网评:以规范汉字承载中国智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