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保护野生动物,用司法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史洪举    2022-04-08 17:31:02    光明网

4月7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调整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不再唯数量论,而改以价值作为基本定罪量刑标准。还明确了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案件的处理规则,涉案动物系人工繁育,具有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或者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已成规模,作为宠物买卖、运输情形的,对所涉案件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从宽处理。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及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显著加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但与此同时,如何在野生动物保护及公众常识和居民切身利益间找准平衡点,不断考验着司法机关的智慧。

据报道,在江苏南京曾发生多起由野猪肇事引发的交通事故;四川通江县的村民也因境内野猪随意啃食、践踏庄稼而头疼不已;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一对夫妻因在3个月内猎杀了至少8头野猪而涉嫌犯罪,他们称野猪给地里庄稼糟蹋得非常严重。

当野生动物不断越界并侵犯居民生产生活空间时,居民猎捕破坏者时,该如何处理,无疑既关乎法律的严肃性和司法公信,又关乎百姓切身利益。而根据之前的司法解释,即便猎捕一头野猪等野生动物,无论价值多少,都涉嫌犯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标准显然有些过于严苛。

将唯数量标准变更为以价值为定罪量刑标准,既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又避免更多人动辄犯罪。譬如,根据新的司法解释,猎捕野猪等普通野生动物价值不足1万元的,将不再按照犯罪处理。这既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又兼顾了生态环境与居民需求,也平衡了野生动物保护。

此外,现实中,有人基于个人喜好收购、养殖、繁育、贩卖鹦鹉、鹩哥等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对这些行为如何处理,也考验着司法机关的执法办案水平和群众的司法体验。首先应强调的是,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应受到法律保护,但对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与野外种群按照同一标准进行管理,一律适用完全相同的定罪量刑标准,也未必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且不符合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

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成熟,一些野生动物通过人工繁育后大量繁殖,不再具有珍贵、濒危的属性和特征。此时再拘泥于将收购、贩卖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作为重点打击对象,有违客观现实及责刑相适应原则,也不能起到教育公众效果。该司法解释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将符合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或者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已成规模,作为宠物买卖、运输情形的行为不按犯罪处理或轻缓化处理,做到了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相统一。此番的解释,也为司法机关提供了操作指引,契合公众的朴素认知,做到用司法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史洪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社恐是个筐,不想做的事都往里装?究竟什么是社恐
下一篇:人民网评:剑指假劣农资,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