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外卖越来越贵”的话题引发关注。据《人物》杂志报道,庞大的外卖餐饮行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一部分消费者觉得外卖越来越贵;头部外卖平台仍然在亏损的边缘徘徊,还常被商家、用户指责;外卖老板们则叫苦连天,红利消失之后,他们陷入了涨价还是闭店的两难境地。
外卖市场现在的发展状况,确实会让很多人看不懂。随着用户基数不断扩大,配送效率会持续提升,外卖平台的规模效应也会进一步放大,按说应该有更多红利才对。但是,为何会出现消费者喊贵,商户喊难,外卖平台持续亏损的局面呢?钱到底被谁赚走了?
在外卖行业发展早期,资本驱动下的平台为了抢占用户和市场,一边向商户让利,给予各种优惠吸引入驻,一边不停烧钱给用户发补贴,以至于形成了“商家觉得钱好赚,消费者觉得点外卖很便宜”的错觉。但是,比起堂食,点外卖是不是应该更便宜呢?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因为相较于堂食,外卖的业态涉及更多中间环节:商家需要打包,打包好了再交给配送的骑手,骑手再送到消费者手上。从市场交易的角度看,中间环节产生的成本,必然会反馈到最终的价格上。
从常理上讲,外卖消费者享受着足不出户就能吃饭的便利,当然得额外支付费用。以前消费者觉得便宜,那是因为平台在烧钱补贴。但这种补贴毕竟是不可持续的,资本投资讲究回报,也就必然会要求外卖平台盈利,赚回以前投入的补贴,所以涨价是自然的结果。
这种商业模式,很难用简单的对错来评判,它只是市场发展的一种路径。先烧钱圈占用户,再涨价收回成本,类似的商业模型在很多领域都存在。当用户基数累积、点外卖的用户习惯养成之后,大量的流量就导入平台。国家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比重约为21.4%,这也给了平台强势的资本。所以我们看到,外卖行业竞争的下半场,那种平台为了拉拢商户入驻、吸引用户使用的“讨好”动作,似乎不复存在。
正因如此,在反垄断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专门发文,在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方面,提出要引导外卖平台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文件下发后,不少外卖平台也很快作出回应,推出了一系列减免优惠措施。
长远来看,只有拿出更透明、更合理、更公平的利益和成本分担机制,才能实现外卖行业的良性发展,破解外卖行业“商家喊难、消费者喊贵”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