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福建南平竹业“以二促一带三”

朱维毅    2022-12-06 19:04:58    中国绿色时报

福建省南平市是我国毛竹生长最适宜区和笋竹主产区,被誉为“南方竹海”“中国笋都竹乡”。全市现有毛竹林653万亩,立竹量、竹材和鲜笋产量均居全省之首。

立足竹资源优势,南平市坚持“以二促一带三”发展战略,聚焦做深“一根竹”,全方位推动竹产业全链条、全业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科学培育资源

这些天,万源笋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其明干劲十足。“今年气候干旱,为确保竹林灌溉,我们增加了20多个喷灌头,合作社的竹笋产量不减反增,预计能突破10万斤。”黄其明说。

黄其明的信心来自科学育竹。2019年,万源笋竹专业合作社开启毛竹笋竹两用丰产林标准化培育项目建设,劈山除杂、垦覆松土、施有机肥、竹林灌溉、合理采伐……在省、市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的毛竹笋竹两用丰产林笋产量可达每亩400公斤,比传统培育模式翻了一番;竹材产量可达每亩800公斤,较传统培育模式增长了60%。

如今,万源笋竹专业合作社的竹山面积增加到1300余亩,合作社成员发展到120余人。最近,黄其明又注册了“其明笋韵”品牌,发展即食笋、笋干等产品,“希望收入像竹子一样节节高。”黄其明说。

南平市积极推广丰产措施和竹山机械应用,大力支持竹山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升级改造,鼓励组建笋竹合作经济组织,推动规模经营。全市竹林面积从2016年的628.3万亩增至2021年的652.7万亩,笋产量从64万吨增至96.2万吨。

优化产业布局

庄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宽敞的生产车间里,竹干条经过干燥、碳化、浸胶、压制、裁边、抛光等9道工序后,被制成成品板材,应用于户外地板或墙面装饰。“我们每天消耗竹材750吨,企业订单排到了明年5月。”公司董事长助理詹丽君说。

近年来,南平市深入布局精深加工,依托龙竹科技、熊宝重竹等龙头企业,推广竹山附近单分解—初级加工—精深加工三级加工链条模式,不断完善竹产业加工体系。同时,加快建设竹产业专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实现规模化发展。

目前,南平市已建成政和·中国竹具工艺城、建瓯笋竹城、国家顺昌木竹加工产业示范园区、南平工业园区林产工业产业园区、建阳徐市经济开发区竹循环产业园、邵武竹材循环利用加工示范园等专业园区。2021年,全市竹产业总产值达400.9亿元。

最近,第六届“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网络投票正式启动。这场以创新设计为核心的设计大赛,将进一步推动南平竹产品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扩大应用领域

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厚度约10毫米的毛竹原料片经过软化后被送入自动化生产线,经过展平、刨切、薄片接长等工序后,形成厚度约0.25毫米的轻薄新型竹材料,这些材料最后被缠绕成一根根竹吸管。

缠绕式竹吸管是南平市在“以竹代塑”方面创新实践的缩影。今年8月,南平市出台了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竹工程材、竹户外用材、竹缠绕卷材等方面技术研发,支持政府投建项目、采购项目优先应用竹材,推动“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以竹代钢”。

南平市充分发挥竹子固碳和竹产品替代减排效益,大力开展竹林FSC森林认证,创新“竹塑贷”“竹林认证贷”等绿色金融产品,积极引进大亚圣象、大庄竹业等一批生产“以竹代塑”竹家居、户外制品产品的企业。

围绕全竹利用、全链开发,南平市将持续创新竹科技、弘扬竹文化、发展竹产业,着力融合三产、提升质量、强化保障,持续擦亮“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名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绿色出行 低碳高效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两位老兵“王和满”的故事

两位老兵“王和满”的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