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已完成造林绿化100.8万亩,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

“让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去”

李 贞    2022-08-25 17:06:09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记者乘车沿北京市北六环路向西北方向行进,驶入京礼(北京—崇礼)高速公路。

绵延在高速路两旁的,是一片片翠绿的树林,将平地与远山连在一起。温热的风吹进车窗,带着植物的清香。

这些树,是京礼高速绿色通道的建设成果,也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一部分。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介绍,通过该工程,在过去5年时间里,北京市将大尺度森林建设和见缝插“绿”相结合,构建起绿色生态网络,提升生物多样性,小动物也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我们要做到,让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去!”王小平说。

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

种树造林,丰富了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

充分考虑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一大特点。树多了,原本的“生态孤岛”被贯通起来,逐步串成“绿廊”、织成“绿网”,让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从东边的通州,到北边的昌平、延庆,再到西边的石景山、南边的大兴,野生动物都有着充足的活动空间。

这两年,昌平区流村镇新建村村民焦石经常在京礼高速路旁的树林里看见各种小鸟、刺猬、松鼠和兔子。“还有从后边山上跑下来的野鸡和狍子,一些好多年没见过的动物,都重新见着了。”

为什么小动物们愿意前来?

“我们种植的树种,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布局。”北京市昌平区园林绿化局生态建设科科长孙华彬指着京礼高速两侧高矮、色彩不同的树,一一向记者介绍,这边是白皮松、元宝枫,那边是国槐、栾树。“我们还特别种植了很多食源树种,像海棠、山桃、红叶李等,专门为了方便鸟类、昆虫和各种野生动物取食。丰富的树种,一方面保证了四季美观,春夏见绿、秋冬出彩,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动物定居。”

在温榆河公园示范区东园的望山阁附近,种着一大片混交林。这是特别为方便野生动物活动而设置的缓冲区。此处没有人造景观,尽力减少游客的干扰,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将人类活动区与自然留野区隔离开,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处静谧的栖息地。

细心的人走到温榆河公园西园码头附近的保育区,则会发现一些看似随意堆放的枯枝杂草。实际上,这些是人造灌木丛,作用相当于为野生动物们搭建的“安置房”,可供刺猬、野兔等小动物遮风挡雨。

像这样的人造灌木丛,在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共营建了2200处。此外,还有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295处、小微湿地491处,设置人工鸟巢5027个、昆虫旅馆1338处,配植食源蜜源性植物120万余株。正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金增所说:“当前,北京的绿化建设不仅在考虑景观和绿化效益,也更加重视提高生物多样性,更加聚焦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过去5年,北京市新增城市绿地3966公顷,相当于6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面积。新建城市森林56处,休闲公园181处,建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460余处。平原地区万亩以上的绿色空间达40处,千亩以上绿色空间达290处,实施浅山生态修复46.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4.6%。

《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显示,北京市拥有陆生野生动物596种,野生鸟类超过500种,超过全国鸟种数量三分之一。如今的北京,已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我们老街坊的绿色空间更大了!”

种树造林,实实在在改善了北京的自然环境。

北京的西北方向多山,地处山间平原地带的村镇则容易受到风沙侵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林木覆盖率仅为1.3%。那时,昌平南口属于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京礼高速穿过的昌平区流村镇,正位于该片区域。

“以前我们这儿年年都刮大风。风一刮,公路上就是厚厚的一层土。”焦石记得,几年前,靠近高速路边都是沙石地,还有许多私搭乱建的小厂房和日夜开工的煤场。“煤渣粉尘落到哪,哪就是黑乎乎一片。家里洗的衣服,都不拿到院子里晾。公路下,也到处是随地扔着的垃圾袋,环境十分脏乱。”

同样曾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还有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沙子营村。

因靠近温榆河和清河,过去,这里的不少村民以采砂为生。村中遍布着砂石厂、废品回收站和废机油回收点,洗砂机、碎石机整日轰鸣,空气里都飘浮着石粉。

而要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就得大面积增“绿”,让森林走进城市。

2012年至2017年,北京市通过第一轮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4.85%提到了26.8%,结束了“有城无林”的生态状况。2018年,北京市继续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0.8万亩,并将于年底圆满收官。

两轮造林,有相同也有不同。

王小平说:“第一轮百万亩造林时,主要是夯基础、增绿量,营造片林比较多,土壤条件较好,也更容易成活。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要对照规划空间精准落图、精细化实施,增绿空间常常需要一点点儿‘抠’,哪里腾出了地块,我们就紧跟着做绿化。”

京礼高速沿线和沙子营村的绿化改造,都是在先腾退、再种树的过程中完成的。

“腾退的工作比种树还要花功夫。”孙华彬告诉记者,近年来,昌平区逐步清退大批煤场,将地块用于绿化。但因为常年堆放煤炭,煤场的土地并不适合直接种树。“要进行生态修复,首先得平整土地,将煤渣残块全部清理干净,再从别处回填一米多厚的好土,同时增施有机质,让土壤从贫瘠变肥沃。”

到2019年春天,京礼高速昌平段沿线地区,共拆除腾退地块1136亩、土地流转2466亩,以供种树。紧接着,从该年3月中旬到4月底,在高速公路旁的平原地区两侧各100米范围内,以及山地第一层山脊线可视区范围内,有27万株乔灌木被种下。

如今,从空中俯瞰,这段全长共计30.2公里的绿色通道,已然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人工造林与山里的天然林浑然相接,野花在草地上绽放,小鸟在枝头间穿梭。行车而过的人或许会以为,这里本就是一大片风景秀丽的郊野公园。

路上的风景美了,周围村镇的环境也改善了。焦石自豪地告诉记者:“自从种了树,我们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从前流的黑泥水都变成了清澈的山泉水。现在每年春天,还有不少游客专门坐车来这里玩水呢!”

再看温榆河畔,从2017年开始,沙子营村30余家砂石厂全部关停,村庄逐步拆迁。原地兴建的温榆河公园,总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成为城中的一块“绿肺”。

“我家原来的位置,已经修成了公园步道。”在沙子营村曾居住了十五六年的孙明华,前几年同邻居们一起,搬进了距村子不远的新房。2020年秋天,约2平方公里温榆河公园示范区率先落成开园后,孙明华最喜欢约上老伙伴儿们,结伴到这里健步走。

村中原先种植的老槐树被保留下来,与新种的小树交织错落。先前因采砂而造成的坑地,被改造成了碧波荡漾的景观湖,岸边已长起连片的芦苇。村民拆迁时留下的建筑垃圾、砂石瓦砾,也被充分再利用,变成了铺就公园道路的透水砖。

“有树、有花、有水,瞧这大公园多漂亮!”在得知今年9月,温榆河公园一期规划的其他区域即将开园,年底,二期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后,孙明华更高兴了,“以后,我们老街坊的绿色空间更大了!”

“绿岗就业让我家的日子更幸福了!”

种树造林,更是绿色惠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京礼高速旁的绿色通道建成了,后续需要定期对树木进行养护。这给周边村镇居民带来了“绿岗就业”的机会。

去年3月,焦石从农民变成了一名树木养护工。“我家承包了几亩地,种些草莓、桃子之类的水果,收入来源主要靠这个。去年,村里推荐了绿岗就业的工作,我感觉薪资福利都不错,就去应聘了。”

一个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较为灵活的工作时间,让焦石对这份新工作很满意。“最重要的是,我平常负责养护的树木范围,就是家附近这一块儿,大概有七八十亩。每天早晨出门就上班,特别方便。中午还能回家吃饭,自家地里有事儿的时候,也能随时请假回去照看。”

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此前一个多月,焦石的主要职责是打野草,防止杂草抢营养。其他时节,养护树木的工作还包括日常巡护、灌溉、防虫、枝干修整、补植补造等。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技术员来定期做培训指导。焦石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能守在家门口干活,收入也增加了,还学到不少树木养护的技术知识,绿岗就业让我家的日子更幸福了!”

和焦石一样得益于绿岗就业的本地农民还有很多。数据显示,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通过绿岗就业带动居民增收,在造林绿化建设、平原生态林养护等重点林业建设管护项目共吸纳就业7.59万人,其中本地农民达6.57万人。

对更多普通市民来说,种树带来的绿色福祉,主要体现在“推开窗就能看见绿色,走出门就有运动场地”的日常生活里,人与自然更亲近了。

温榆河公园就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将文化、休闲、体育活动融入自然。今夏,公园推出桨板瑜伽、陆地冲浪等潮流运动项目,吸引了众多热衷户外活动的年轻人参与。“露营、教育、运动、潮玩、音乐5大主题,将公园打造成了北京市最大的户外文化旅游先锋地。”温榆河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栾鸣说,开园至今,温榆河公园示范区已连续两年荣登北京市网红打卡地自然景区类榜单,还成为“朝阳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实践基地”,成功举办了“麦田音乐节”“温榆欢乐冰雪季”“斯巴达勇士赛”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150余场。

“首都园林绿化让森林、绿地、湿地等绿色空间与居民生产、生活空间进一步融合。”王小平介绍,结合百万亩造林建设的公园,充分考虑了市民休憩、健身、教育需求,推动健身步道、森林步道等建设,配套做好大众健身、科普展示等服务设施,提升了百姓的绿色获得感。去年,有超过4亿人次的北京市民来到公园绿地,享受绿色生活环境。

当微风拂过林海,人们已经看到,美丽北京交上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生态答卷”。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取得的成果为新起点,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前景令人期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北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鹈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