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的一项专业监测发现,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岸滩涂遍布中国鲎,单位样方最大密度达每100平方米53.1只,跃居全国第一;与去年监测的单位样方最大密度每100平方米15.6只相比,提高2.4倍。中国鲎密度在此激增,得益于中国鲎幼体的激增。
调查发现,这些中国鲎幼体结构完整,头胸甲宽度范围为10—88毫米;平均甲宽从去年的45.4毫米降至27.1毫米,但最小甲宽没有变化,说明今年榕根山一带中国鲎幼体中有大批新生儿。
中国鲎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浅海区域。2021年,北部湾大学联合我国16个涉海单位,在中国沿海地区设置17个观测站,启动鲎观测。这项监测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的组成部分。
儒艮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张宏科说:“幼鲎喜欢浅海沙质滩涂,近年我们持续清理整治霸海霸滩养殖行为,拆除滩涂上违规设立的木桩、轮胎和水泥桩,为中国鲎的繁衍提供了良好栖息地。”
2019年3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中国鲎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等级从“数据缺乏”更新为“濒危”,并将每年6月20日定为“国际鲎保育日”。我国2021年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中国鲎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张雷 蒋欣妍 徐萍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