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绿色建筑 让城市更美更宜居

丁怡婷 洪秋婷 张艺开    2022-06-08 10:18:23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绿色建筑,即在全寿命期保持低能耗、环境友好并且健康宜居的高品质建筑。

从绿色建材到绿色装配,再到对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走进”了大家的生活,助力节能降碳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实验室里,建材的成分被反复试验,只为尽可能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流水线上,一块高品质的叠合楼板仅用不到一分钟时间便被制造出来……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正在跨越式增长,不但改变着建筑的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年3月印发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可循环,绿色建材消费成为新趋势

走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德生态科技小镇产业园区,流线和圆弧碰撞出文艺前卫的红墙建筑——谁能想到,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多摄氏度的哈尔滨,这个产业园区从未接入城市供暖管网。

“这些建筑就像是‘保温瓶’,夏天隔热,冬天保温,能耗还更低。”园区物业经理郭学兵介绍,园区一期工程中6万平方米为“超低能耗建筑”,应用了一系列绿色环保建材:建筑外墙250毫米石墨聚苯板、“真空绝热板”等高效保温材料的应用,大大提高建筑保温效果,降低了能耗;地面下,电热膜系统通过聚酯薄膜通电发热产生远红外热能,热转化率高达99.69%。据统计,相比同等面积的普通建筑,该项目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超过1000吨。

“近年来,绿色建材已成为建材行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总经济师、副秘书长孙星寿介绍,绿色建材强调的是“全寿命期内”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可循环”等特征。

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的中建智造花都基地的混凝土综合实验室里,从建材的生产开始,工程师们便反复研究,努力让材料质量更好、更环保。

“我们通过不断调整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成分的配合比,成功研发出机制砂混凝土,目前生产的构件已经通过验收。”记者到达该实验室采访时,七八名工程师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当天的实验,中建智造花都基地厂长张俊生介绍,这种机制砂混凝土减少了天然砂的用量,更加生态环保,而且混凝土产品强度更大、养护周期短,也降低了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绿色建材消费已成为新趋势。“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建立了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制度推行以来,合计已发出4460张评价认证证书,共有6个大类、51个小类、350余种产品纳入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目录。”孙星寿介绍。

此外,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南京、杭州、绍兴、湖州、青岛、佛山等6个城市的新建政府采购工程作为试点项目,要求采用装配式、智能化等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进行设计建造,采购符合性能指标要求的绿色建材,建成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

截至目前,6个试点城市共确定222个试点项目,涉及医院、学校、办公楼等8种建筑类型。试点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累计采购各类绿色建材53亿元。

自动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少,装配式技术应用越来越广

在广东佛山一处商品房小区的施工现场,一间间集成厨房、卫生间,还有一件件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预制构件整齐摆放。这些建筑构件在中建智造基地建造工厂的流水线上成型之后,才被运输到小区进行安装——安装现场没有明显扬尘,不但整洁安全,而且质量好。

“我们是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各个配件在基地的工厂里制作生产,再运到项目工地现场装配。”张俊生介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实现了“房子是在工厂里制造的”。

在中建智造基地的工厂里,记者看到,工人们完成装模、上油、扎筋等准备工序后,操作几个按钮,短短几十秒后,一块2米乘3米大小的叠合板就完成了浇筑,再经过振捣、拉毛、养护、脱模等工序,一块高品质的叠合楼板便从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上被制造出来。

在构件生产线两边,智能钢筋焊接机器人、智能棒材弯曲中心、数控智能钢筋调直切断机等大型自动化先进设备依次排列着,井然有序,高效运行。

“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智造基地还实现了立体化储运。”张俊生介绍,工厂用约85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在同一生产线建立了2个竖向12层高的立体养护窑,是一般工厂养护窑存储数量的2倍多,可以更好地节约土地资源,这也是绿色建造的体现之一。

近年来,装配式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得到应用。5月18日,中建二局建设的南京百水保障房一期项目全面竣工。“项目充分运用装配式技术,所有主楼全部采用标准化、模数化设计施工,可以减少近90%的建筑垃圾;同时注重加强节能环保的新型周转材料使用,回收利用率达30%。”项目负责人苏宪新介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不断提升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装配式建筑项目就像‘搭积木’,工厂生产、现场集成,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建筑师胡家僖表示,“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进入全面发展期,但在标准化设计理念、装配式部品部件产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支撑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发展,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构建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行“少规格、多组合”的正向设计方法,推动装配式建筑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探索通过绿色化改造,实现建筑节能减排、健康舒适性能的权衡改善

走进哈尔滨市道外区红河小区五街区,花池凉亭间绿草如茵——其实在两年前,小区庭院还只是一片荒地,楼体外墙直掉墙皮。

“前年小区改造后,楼体保温、防水、装门‘一条龙’换新颜。”居民纪红梅说,“漏水透寒问题解决了,冬天家里的温度提高了5摄氏度。”

“外墙和屋顶保温板的铺设,不仅极大地减少室内热量损失,还显著减少了供暖消耗的煤炭资源。”道外区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军介绍起种种变化:加强对供暖管线的保温处理;优化设计雨水污水管网系统的管径、走向、坡度……“小区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面升级。”

近年来,哈尔滨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加速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进供热、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不断减少能耗。黑龙江省2020年9月发布的《黑龙江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各地政府投资建筑、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在广州,装配式建筑的理念也被运用于既有建筑的改造升级。

广州市黄埔区的一栋办公楼,楼龄已经超过20年。中建四局投资公司绿建事业部总经理罗智介绍,当时建筑内部立柱过多,非常占用空间,改造需求是提高空间利用率。“我们采用装配式的改造方式,通过减少柱子数量、加粗柱子、增加横梁,高效地实现了建筑改造,节约了造价。”罗智说。

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澄表示,现在很大一部分建筑在健康、舒适与方便生活需求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使得建筑使用者多采用主动式手段进行室内环境品质调控,导致建筑能耗高、碳排大,“既有建筑改造正是希望以计算性设计创新实现建筑节能减排、健康舒适性能的权衡改善。”

“推动高水平绿色建筑发展,是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占比;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在适宜气候区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加强建筑运行的管理,降低建筑运行的能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7年下降34.8%
下一篇:以良性循环助力绿色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