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天津探索盐碱地生态修复模式

段春祥    2022-05-20 19:15:01    中国绿色时报

近日,天津市滨海新区胡家园福林生态园内,千余亩盐碱地上白榆、乔化柽柳、灌木柳、狼尾草、细叶芒、斑叶芒等长势良好、生机盎然。这里是“京津冀盐碱地生态植被修复联合实验室”的试验示范区,碱地生态修复模式初见成效,示范区已成为人们户外赏花、踏青休闲的好去处。

2017年,联合实验室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三方组建成立。联合实验室从植被修复着手,开展土壤改良、耐盐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培育、水资源高效利用等研究,以提高盐碱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天津农科院肖辉介绍,实验室在滨海新区大港农场建立了核心试验区,开展耐盐苗木引进展示、品种耐盐鉴定、苗木繁育技术等研究,引进绿化苗木46个品种,筛选出多个耐盐品种,建立了两种植物快速繁育方法,编制了天津市地方标准《滨海绿化植物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

“位于滨海新区胡家园福林生态园的试验示范区示范应用8种植物,配合土壤改良与水资源利用技术,形成了行道集雨脱盐栽培模式等3种原土改良配套栽培技术模式。其中,主推模式为滨海盐土生态型原土快速改良栽培,主推品种为白榆,示范应用1000亩,苗木成活率均达90%以上。”肖辉说。

联合实验室研究成果已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和沧州市黄骅、南大港等多地示范应用,推广应用面积3000余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商洛建设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市
下一篇:大余绿化添绿更重增加绿荫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