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贵州赤水退耕还竹过上富“竹”生活

刘斯文 张金波    2022-05-13 19:11:24    中国绿色时报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流域中下游,素有“竹子之乡”的美誉。以前的赤水不仅竹林稀少,而且由于山多、坡陡、地少,农民只能在山上刨土种地,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日子也过得十分拮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赤水市结合自身特点,通过退耕还林大面积栽种竹林,不仅使流入赤水河的泥沙含量明显减少,当地也依靠竹林发展起了“竹经济”,让31万赤水人过上了富“竹”生活。

2001年,赤水市被列入贵州省9个退耕还林试点县之一。当地抢抓退耕还林机遇,将25度以上坡耕地一律退耕还竹,面积超过20万亩,并通过不断推进低产竹改造、丰产竹林培育,最终使全市竹林面积发展到132.8万亩。万顷竹海让赤水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3.4%提高到2021年的82.51%,每年由赤水河排入长江的泥沙量减少近500万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为长江上游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赤水市坚持把竹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全方位开发利用竹子,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竹业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纸制品、家具、竹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专班,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编制了竹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实施了10万亩金钗石斛、百万亩丰产竹林、千万羽乌骨鸡、3万亩生态水产的“十百千万”工程,成功构建了“竹山种药、竹下养鸡、竹水养鱼”的“竹林经济”立体生态产业,涉及人口达20万人,对贫困农户实现了全覆盖。截至2021年,100万亩竹丰产林带动农民年增收7亿元,林下9.02万亩金钗石斛带动农民年增收5.6亿元,1000万羽乌骨鸡带动农民年增收6.3亿元,2.4万亩水产带动农民年增收2.53亿元。竹子成为赤水市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最大亮点。

如今的赤水,已形成纸制品、竹木家具、竹集成材、竹食品四大产业,初步实现了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形成了“资源有人管、产品有人买、森林有人游”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态势。竹产业成为赤水市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青青翠竹变身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建南平:林长制让管绿有力活绿有质
下一篇:森林体验和养生“两地一区”开始申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