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具有悠久的园林植物栽培与利用历史,传统花卉是华夏文明的宝贵遗产。
作为植物资源大国,我国野生观赏植物种类异常丰富,利用潜力巨大,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约占世界种类的10%,超过了整个欧洲和北美洲植物种类数量的总和。
不过,由于我们长期缺乏对传统花卉植物的传承利用,缺乏对本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在五花八门的舶来品的冲击下,我国花卉植物的乡土性正在逐步边缘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随着特色的消失而丧失市场竞争优势,甚至影响到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维系。
加强乡土植物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既是实现我国园林植物由乡土性走向世界性的正途,也是夯实未来我国特色花卉产业基础的应有之举。
植物被迫“移民”导致乡土性不断消失
先秦时期,《诗经》中所记载的常见植物只有中原大地所产的木瓜、芍药、梧桐,以及桑、榆、梅、桃等100多种植物;唐宋文人们对常见花卉的认知也只有芙蓉、牡丹、蔷薇、杜鹃、菊花、桂花、荷花、山茶花等不足百种。
然而,那是因为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都非常有限。实际上,我国的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在世界上称为“植物资源大国”并不为过。
自大航海时代开始,全球洲际间植物区系彼此间严重隔离的自然状况被打破,植物被迫“移民”,以致于原产地的植物不再是土著居民的“专属”。
19世纪以来,起源于我国的很多传统花卉都成为欧美国家花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多种常绿杜鹃、多种灯台报春、多种百合、多种木兰科植物,以及不少绿绒蒿、翠雀花、银莲花等不胜枚举的类群或种类,早已随着160多年来西方“植物猎人”的大量攫取,而在欧美的园林中得以驯化利用,甚至由此创造出繁多的人工选育或杂交品种。
如今,全球人工育成的常绿杜鹃品种就达5000多个,其亲本材料多源自我国,譬如云锦杜鹃、马缨花、大白杜鹃、圆叶杜鹃等;而众多的百合品种,也深深地烙下了我国野生的岷江百合与泸定百合的血缘印记。
我国在输出牡丹、茶花、杜鹃花等花卉的同时,也收获了来自西亚的郁金香等。如今的花卉市场上,一旦缺少来自热带亚洲或美洲的洋兰,或者突然断绝了来自西亚或欧洲人培育的郁金香、风信子、欧报春等,消费者的感官满足必将大打折扣。
郁金香等众多舶来品也早已成为我国花卉市场所必需的消费产品,花卉行业甚至养成了严重的“拿来主义”积习。
在五彩缤纷的“舶来品”的充斥之下,乡土性不断消失,而同质性却在增加。光鲜然而乏味的“千园一面”“千城一面”的表象背后,是缺失本土神韵和内涵的苍白。
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未得到足够重视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域间的资源和文化的交融、共享不可逆转。乡土性还需要或可能被拯救和发掘吗?
答案是肯定的。合理保护与传承乡土性,仍是增强市场竞争力及维护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必然选择。
我们长期忽略了传统花卉的传承与升级,对野生观赏植物新资源的发掘更是乏善可陈。譬如,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首次记载了杜鹃花类植物(羊踯躅),但在目前全球约2.5万个杜鹃花园艺品种中,由我国育成的杜鹃花新老品种的总和也未超过500个。
我国丰富的本土野生植物资源远未得到足够重视。
以四川峨眉山为例,当地高等植物有242科、3200种,约分别占全国、四川省植物物种总数的10%、30%。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植物有峨眉春蕙、大百合等单子叶草花79种,美丽赤芍、川八角莲等双子叶宿根花卉89种,西南红山茶、波叶杜鹃等灌木花卉97种,珙桐、峨眉桃叶珊瑚、四川木莲、峨眉拟单性木兰等乔木观花或风景树种61种,红花五味子、长春油麻藤、革叶猕猴桃等藤本观赏植物39种。
在上述观赏植物中,有扇蕨属、八角莲属、拟单性木兰属等至少13个属为中国特有属;至少有80种植物为四川或西南地区特有,其中峨眉耳蕨、峨眉柳、白花凤仙花、峨眉四照花、无腺波叶杜鹃等近20个物种为峨眉山当地特有。如按上述观赏植物占植物种类的比率估测,我国的野生观赏植物种类数量应该有4500种以上。
毫无疑问,除了少部分种类在有限的植物园内有引种保育或在园林中有实际应用,大多数种类仍仅见于山野之中,利用潜力尚待进一步发掘。
围绕乡土性开发本土野生观赏植物
有鉴于此,笔者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围绕乡土性这一核心问题,一直试图在本土野生观赏植物的发掘和利用上有所作为。
30多年来,笔者与同仁一道在,先后在四川峨眉山和都江堰开展相关工作,使具有较高市场开发价值的园林植物资源种类如峨眉桃叶珊瑚、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含笑、红翅槭、虎舌红、大百合等初步达到了批量化生产能力;同时,也繁育了一定数量的四川木莲、波叶杜鹃、长蕊杜鹃、大钟杜鹃、峨眉银叶杜鹃、平枝栒子、红凉伞等多种乡土野生观赏植物苗木,部分种类在当地和川西地区得到应用推广。
我们还在都江堰市龙池区域收集保育了430余种杜鹃花,初步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杜鹃花属植物保育基地,并对其迁地保育适应性及有关自然授粉、自交和杂交的可育性开展了系统研究,为有效保育与开发利用国产野生杜鹃花资源,奠定了良好的资源与技术基础。
近年来,我们在四川省大邑县西岭雪山与西昌地区,对粉被灯台报春、橘红灯台报春、霞红灯台报春、高穗花报春、柳兰、西南鸢尾、美丽芍药等开展了大量引种与人工繁殖,取得了有关各种灯台报春工厂化播种繁殖、培育和利用的成功经验。
最近,国家批准了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方案,由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牵头,确定实施特色植物景观体系构建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着力开展乡土特色观赏植物研究、示范应用品种工作。
目前,已经在传统名花芙蓉以及小花报春、青城报春、美丽芍药等野生种类的引种、繁殖与初步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并拟将峨眉桃叶珊瑚、红翅槭、梓叶槭、红豆杉等10余种植物作为第一批乡土观赏植物予以推广。
依据30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对乡土花卉植物尤其是本地野生花卉的发掘与利用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发掘与合理利用,因地制宜地维护和增强具有独特性的乡土化的园林与花卉产业能力,从而为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乡土性是特色园林之魂,使其传承与发扬光大,则是当今园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