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邵超峰:以桂林为起点的绿色探索

夏天    2022-03-24 22:17:28   

编者按:“建设美丽中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的实践。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留住青山绿水,亦是每个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愿景。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邵超峰教授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工作专家组成员,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漓江流域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发与可持续发展进展效果评估”为抓手,长期跟踪桂林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在梳理其生态产业模式建立及创新发展的同时,深度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和新动向,为打破地方资源条件的限制,实现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贡献力量。

 

生态模式的探索之路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将青山绿色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但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形成步步山水,步步富饶的格局,桂林也不例外。

桂林喀斯特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的重要地貌形态之一,在世界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却也面临着生态资源利用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实际承载力之间的突出矛盾,这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类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桂林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探索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及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打造了景观资源丰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样板间”。

样板一:恭城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前世今生

20世纪80年代的恭城,由于需要燃柴取暖,造成了“多山少林”的生态环境。面对着这样的状况,恭城开始走生态立县的发展路径,“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到“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新探索,以沼气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养殖业、种植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形成了闻名于世的生态循环农业“恭城模式”。历经四十余年的探索,恭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全国绿水青山的生态示范县,还是广西最大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2007年被联合国评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2012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样板二:漓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

1985年,国务院对桂林的城市性质和发展前景规划进行批复,特别强调:“桂林市是我国重点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建设都要与这一性质相适应……”从此掀开了桂林市保护环境、生态建设的艰难历程。

当地政府不仅组织人员对漓江和其他风景区受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就积极推进关、停、并、转、迁一批有污染的工厂和车间,推动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不断深化漓江的环境管理,初步实现了对桂林市和漓江山水的生态治理,有力地带动了中国流域环境治理事业的发展。

 

漓江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产业的发展,传统的末端治理弊端逐渐显现,桂林市政府及时调整政策,围绕着内湖水质治理的迫切需求,提出了“连江接湖、修路架桥、清淤截污、引水入湖、显山露水、绿化美化、文化建设”两江四湖的实施蓝图,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支撑、机制创新、多方投入、公众参与等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治理,建立漓江保护长效机制。不断推进漓江“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各方利益”的“三统”改革,成立漓江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科学谋划,创新性开展“治乱、治水、治山、治本”的“四治”工程。近三年,桂林市聚焦“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这一瓶颈问题,实施绿地、林地、湿地“三地同建”,绿化、美化、文化“三化结合”,打造了以漓江桂林到阳朔段为中心的高品质生态旅游圈,漓江风景名胜区顺利入选中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使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采用生态手段,提升旅游景区景点和沿路沿江景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生态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沿岸群众生活品质逐年提高,近五年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在一次次的保护与发展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融,景观、环境、产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漓江模式”,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了桂林贡献。

样板三:农业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活态传承

广西龙胜龙脊梯田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梯田原乡”,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区域,有“天下一绝”之美誉。龙胜县高度重视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方面建立龙脊梯田保护区和生态博物馆,开发旅游价值;另一方面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技术规范推广,从根本上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推动旅游发展和保护相融合。2018年4月19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授予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

 

龙脊梯田
 

在做大做强龙脊梯田品牌的同时,龙胜县建立龙脊梯田保护区和生态博物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技术规范推广,围绕“梯田农业观光+壮瑶民俗文化”这一主题,以“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积极打造旅游新产品,推动旅游发展和保护相融合,相继推出差异化的梯田旅游产品:泗水乡布尼梯田景区重点打造花海梯田,让游客从空中观赏观赏梯田;古壮寨推出了彩色梯田,以种植多彩的水稻吸引游客;小寨在秋收过后播种油菜花,以延长梯田的观景期;马堤乡张家苗寨推出了集插秧、摸鱼为一体的农耕体验;民合苗寨推出了哈密瓜采摘农耕体验游。目前,龙胜梯田农耕旅游开发面积已达12万亩,形成了梯田观光游、农耕体验游的独特品牌,打造了龙脊梯田文明与现代商业共生共存的新模式。

从这三个样板中,我们可以看到桂林对绿色发展的探索和执着。但探索从来没有止境。至少,在邵超峰看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亦是新起点,新征程。

 

创新示范区建设新征程

2018年2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桂林市以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桂林市不断进行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他们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组织建设核心,构建自治区、桂林市、县区、乡镇(街道)四级创新示范区建设管理组织网络,建立创新示范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年来,桂林市聚力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瓶颈问题,积极推动形成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的合力,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标杆。

1.科学保护漓江,强化景观资源保育能力和水平

针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景观资源保育任务繁重等问题,以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景观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工程、自然景观风貌保护与修复工程为重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在自治区的支持下发布实施《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方案(2019—2025年)》,“十四五”期间预计新增投资近千亿资金实施漓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工程、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提升漓江保护水平。

2.实施绿色创新发展,营造推进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向心力

站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新起点上,桂林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在文化、生态、农业、健康等领域全方位发力,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上作出新的示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上作出新的示范;深化对外开发,在国际合作发展上作出新的示范;解决瓶颈问题,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问题上作出新的示范。以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桂林市高标准组织实施了“自然景观资源保育、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文化康养产业创新发展、创新驱动能力支撑”五大行动和十七项重点工程,打造集美观、文化、宜居为一体的新桂林模式,构建“在保护中优化发展环境、在发展中提升保护水平”的可持续动力机制,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竭力把桂林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典型样板。

2020年9月,中国首次向世界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巨大的实质性努力,体现了大国担当的责任,同时也为中国的发展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作为贯彻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前沿阵地,国家赋予了其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如何引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诉求。在双碳背景下,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将主动承担责任,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经济转型,推动能效提升、能源和产业结构转型,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循环发展,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加快实践并率先实现碳中和,探索出符合国际潮流,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为新发展阶段其他同类城市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绿色发展“双碳”平台在京发起
下一篇:对塑料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